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七十二《黄以方录》。今天学习四个小节。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有人感叹,私念萌生时心里明明是知道的,但就是无法克除掉,反而扩充,该怎么办?
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先生说:“私念萌生时的这份觉知,便是立命的根本。当下就用功,克除私念。这便是立命的功夫,是良知。如果当下能够克除,就是致得良知。”内心产生私念时,立刻觉知、克除。心之本体不能有一点点私欲(包括善念)滞留。心之本体无善无恶,空空如也,光光明明。
老师告诉我们,他做平心静气不带有任何目的。思绪来时,只是觉知,无论好事、坏事不能够想进去。如果克制不住想进去,如同用一根小木棍搅动一杯水,无法平静。这个故事我听了好几遍,到现在才终于明白平心静气的真正意义。内心喜悦吗?没有,情绪有波动吗?没有。心态稳定,这就是一天天慢慢修心的作用。
人生大病一个字:“傲”。傲慢心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我”。无“我”便天下为公。谦虚是所有善的根,傲慢是所有恶的罪魁祸首。谦卑、恭敬、收敛,简单、听话、照做。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圣人之道极其简易。大道至简,简单易行。开始时极为精神微妙。
我们每一个对自己的手掌天天都看得见,如果要问手掌上有多少条文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来。如同“良知”两个字,一讲谁都明白,真正践得良知的又有多少人?这需要在细微处下功夫。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今天传我的家书。不知从何时起,我不再满心满脑被情绪充斥,内心冷静、平静,也许是无欲无求之心在起作用。每当脑海中出现一个念头,我对自己说:“无欲无求。”在心里念得多了,便发挥作用。
当我们的心真变得柔软时,内心便不再出现情绪,哪怕是和身边最亲近的人。“算了,何必往心里去呢。与其生闷气,不如诵读一段文字。”这是我找到适合自己解压的良好方法,即提升了自己,又释放了压力。无论是与家人、朋友,多了几分恭敬心、敬畏心,相信对方能感知得到。尤其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我更加体会到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听卢老师点评责善。老师略带磁性的声音把昨天的学习内容,向大家娓娓道来,能感受到老师内心的平静为我们带来的磁场,感觉听他的点评责善不是一种负担,反而是抓住一个学习的机会。
致知班100天学习接近尾声,越发感受到同频共振的能量。评选出来的优秀功课,可谓是精中选精,优中选优,每一篇优秀功课如同精华般的一道道光,不经意间点亮我们内心的黑暗部分,各取所需,一点点擦拭掉灰尘,稳步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