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作者: 三九公卿 | 来源:发表于2018-04-20 10:00 被阅读31次

这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然而笔者的火候不够,只能摘录一些句子。以下是经典例句——

1.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2.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

3.游客各种各样。有的排着队,在静听讲解员讲述佛教故事,有的捧着画具,在洞窟里临摹,有的不时拿出笔记写上几句,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讨论着学术课题。他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4.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5.要腾腾腾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这儿来。有的是栈道,有的是石阶,千万人走过了的,还会有千万人走,还会千万人走。只是,那儿不给你留下的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来了,那就认了罢,为沙漠行走者的公规,为这些美丽的脚印。

6.白莲洞要么不进,进去便是半个诗人。

暂时就只有这么多了吧,因为虽然教授写得好,但我实在没有耐心读完整本游记性散文。

相关文章

  •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这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

  •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风沙相伴,孤单相陪。他把远方装点成如花似梦,清风已过、流光低语,你用记忆书写文化之苦旅,描述历史之兴衰!听光阴流淌...

  •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作者带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了都江堰,莫高窟,西域喀什,杭州,山西,每一篇都很喜欢。作者在《鱼屋山尾》中写到“中华文明...

  •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他,在国内外讲学,也不忘参观当地风景;在考察途中,也不忘写写感悟随想。余秋雨教授,他行行止止,写写看看,点点滴滴...

  • 文化苦旅 读书笔记

    为什么叫苦旅?因为在探寻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现了太多残破的痕迹。 【文化与人】是由人形成的,人有流动的和本土的...

  •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初看到《文化苦旅》这本书,只因为书的名字,毫不犹豫捧在手里。 “文化”两个字,对我这种“伪文艺”的吸引力是不必言说...

  •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余秋雨三十年前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而写的一部散文集,共有26篇散文...

  • 一月书单

    文化苦旅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zz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