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

作者: 孤心如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22:18 被阅读0次

这一次家长会,我还没有跟家长们谈孩子们的成绩,而是跟家长朋友们梳理了一下“关系”问题。并告诉他们如果处理好了这几个“关系”问题,孩子们的成绩一定不成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几个问题,孩子们不但成绩会出问题,其它方面也会出问题。

一.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在怎样激励学生,怎样鼓舞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上多做文章,唤醒孩子们对求知的渴望,激活他们的内驱力,让他们喜欢学校,爱上班级,进而爱上学习,奋发向上。

正如我们常说的〝鸡蛋从外部打破是蛋清和蛋黄,从内部打破是生命的破壳成长。”只有老师懂得激励、唤醒、鼓舞的艺术,运用赏识、鼓励的方法,才能唤醒孩子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才能听到哔哔啵啵的拔节成长的声音。

老师们做好上激励、唤醒、鼓舞之后,才是有效的引导。引导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行。前题是我们的导引他们得认可,接受。如果我们所说的他们一听就烦,一看就生厌恶之心,他们一定不会去听去做,我们的引导也是图劳无功。

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首先是激励、唤醒、鼓励,然后是引导,传授知识,方法正确,不僭越顺序,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只有家长清楚明白了这种关系,才能有一颗平常心,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科学管理,才能正确看待孩子们的成绩。

二.家长和学生的关系

每一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家长都有一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成功成才的美好愿望,但往往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严峻的。扪心自问你和孩子的关系正常吗?你是不是觉得你说什么孩子都不听?你是不是觉得你几乎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可孩子还是对你怨声载道?是的,我们做家长的可能都在经历这样一个痛苦的炼狱过程,完全没有了孩子刚刚降生时候的欣喜和憧憬。那是因为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出了问题。

有句话说得对:不是我们不爱孩子,是我们不懂得怎么爱孩子。其实,我们家长要做到下面这几点,就一定能收获和孩子们良好的关系,那就是:陪伴、欣赏、鼓励、监督。

孩子们的成们过程是需要陪伴的,而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需要我们有一种欣赏的心态,去鼓励他支持他做他想要做或喜欢做的事,要向伙伴一样参与到他的活动当中,做一个他可以无话不说,毫无心理顾虑的朋友,陪他一起开心,一起烦恼,一起动手,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既使失败了,做错了,我们也要以接纳的心态去面对,向朋友一样,亲人(?)一样去鼓励他,支持他,让他走出困境,陪他度过难关。

上面说的与老师的关系雷同,共所谓师父师父,也正是这个道理。但家长和老师最大的区别在与监督权。在陪伴的过程当中,在欣赏、鼓励的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并善于正确运用监督的权力。毕竟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的意志力,耐力不像成人持久,兴趣也很可能是三分钟热度,所以家长们的及时监督和提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在,社会或家长把这种监督权有意或无意地归结给老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不是说老师没有或不能监督,而是老师不是最为重要的监督人,或者说家长或社会硬把这种监督权凌驾给老师,却又没有真正赋予老师们执行权,而导致现在老师们想管而管不了,或有管理监督的心却没了管理监督的胆。

而真正有监督权又有执行力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孩子的父母,最好的监督和执行方法是家校联系,携起手来,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合力,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做到这一点,就要涉及到我要说的第三点:家长和老师的关系。

三.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其实就是信任和支持这四个字。家长信任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老师信任家长,相信家长一定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其实,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不能说每一个老师,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是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好自己的学生。所以家长朋友们要信任老师,支持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不能用审视或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独持的方法,即使老师的做法和家长朋友们的期待不一致,也应该和同老师沟通,去了解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多和老师沟通,达到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无缝衔接,这样才能真正的对孩子有利。如果家长三天两头说老师的不是,老师又报怨家长的不负责任,那么夹在中间的孩子会怎么想呢?会不会正好给了孩子一个不学习或学不好的理由呢?是老师教的不好!是我的家长不负责任,不管我,我才这样的!

四.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与学生是伙伴的关系,是学习共同体的关系。有心的家长会有这样的发现,孩子在家或在父母面前很少说话,但是到了同学或朋友面前,就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其实这就是伙伴关系的明显体现。因为孩子们有他们的语言系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他们的圈子社会。他们可以毫无压力,毫无顾虑地攀谈。

生活上他们是伙伴,学习上他们是一个共同体。他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在一起创造,在一起拼搏。他们交流的机会要比和家长老师的机会多得多,甚至有些时候,他们不愿意问老师或家长,更愿意去请教同桌或课代表,同学跟他讲,他更愿接爱同学告诉他的方法。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

五.学生和学习的关系。

如果在学校老师善于激励和引导,在家里父母懂得陪伴、鼓励和监督,老师和家长相互信任,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激活孩子们的内驱力,让他们不断地奋发向上,成长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那么到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憋足了劲去学习。到这个时候,所谓的成绩,也就不成问题。

相关文章

  • 作孽的孩子必有作孽的家长

    这个学期开了几个家长会:尖子生家长会、一中生家长会、一中临界生家长会、重点中学特招生家长会、中考前动员家长会。 每...

  • 家长会流程教研会

    家长会流程教研会 以往家长会形式单一,过程枯燥 前言 什么是家长会? 思考 召开家长会的方向? 家长会主题托小班 ...

  • 求下联

    小荷家长会,高途家长会,会会精彩

  • 家长会

    11月26日学校举行了家长会,各位家长如何看待家长会呢? 一、再忙也不能缺席的家长会 其实,召开家长会是进行家校合...

  • 互动家长会,如何精彩?(草稿)

    互动家长会,如何精彩? 20190614 上午10:00 一、Why? ‌‌为什么开互动家长会呢? 因为我们家长会...

  • 2019-5-10家长会小见证(88)

    今天孩子开家长会,我由于工作安排,只能给孩子开一段时间家长会,今天给孩子开完全程家长会的,是孩子的爸爸。 家长会上...

  • 家长会

    这次开家长会,是作为家长的身份参加的。家长会流程都差不多,我教学六年多,我自己也开过很多次家长会,精心准备的家长会...

  • 2018/01/20 星期六 晴

    今天去学校开家长会,这是儿子转学以来的第二次家长会,说实话我去开家长会是有点不情愿的,以前听别的家长开家长会老...

  • 我是春蕾四幼中二班尹珊珊老师参加菲姐《中班体验式家长会》复盘。

    一.新知 体验式的家长会打破了传统家长会的僵局,老式家长会大部分都是老师讲家长听,很少有互动,体验式的家长会更多的...

  • 幼儿园开家长会,家长必须参加吗?

    幼儿园在学期初,或者新入学都要召开家长会,有新生家长会,或者全园家长会,或者班级家长会,幼儿园都会考虑家长的时间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长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b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