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儿子不上学,男住家Max驱车带我们来到奥克兰城区,介绍我们去看奥克兰博物馆。奥克兰博物馆是一个三层的综合博物馆,坐落于奥克兰城区东南方向一个绿草茵茵的小山坡之上。博物馆南北两面都有大门,两个门入口是不同的主题内容:一个是自然历史馆;另一个是战争纪念馆。但区间是互通的,可以巡廊参观。
为能多了解新西兰文化,我买了含游览和毛利人舞台表演的套票。正好赶上整点的舞台演出,我们随即走向大厅一层一侧的剧场电梯门口。电梯前站着三位身着毛利人服装的演员,我给他们看了套票,其中一位“毛利”壮汉热情的帮我从电梯内部按好了通往二层的电梯,告诉我直接上就好。从拉着一半的红色布帘后看去,眼前是一个半圆形的小型剧场:舞台中心很小,观众席大约有十几排座椅,从中心依次向上扇形排开,每层之间大概有一个椅背的落差,无论坐在哪里,舞台一览无余。
表演很快开始了,这是一场边介绍边表演的演出,舞台两边的墙上是大大的荧屏,能随时放大展示他们手中的不同工具:有捕猎用的,有娱乐用的,还有防身用的。演员们的说话和唱歌没有麦克风,一切都是“清口”——没有预定的背景音乐,没有冗杂的舞台道具,只有几个演员的旁白、舞蹈和演唱。这就是四千年前毛利人的真实生活:身着兽皮衣,用动物羽毛和绿石做装饰,能歌善舞,精于木雕——毛利人的雕刻手艺精湛,住的木屋、穿戴的首饰、甚至木船上都有他们精妙绝伦的雕刻。如今的新西兰,毛利文化的影响仍然无处不在。
看过演出,从出口出来就是一个个不同主题的展厅。我们从二层开始参观。首先步入的是“华夏展厅”。从新西兰官方记载的1842年第一位华人移民黄鹤廷开始介绍,到现在会讲毛利语和广东方言的华人国会议员王小选,用照片和文字形式展现了新西兰与华夏民族渊源的历史融合与深入的文化交流。据说,现在的新西兰有18万华人常住人口;在奥克兰有一个地区Howick,被当地人称为华人区,因为那里的房子只卖给华人。
走出华夏展厅,步入的是“二战纪念展厅”。平整光滑的汉白玉墙上,用金字刻着战亡战士的名单,贴着部分战士的黑白照片以及勋章、奖牌。 "The names inscribed on this wall are of those New Zealanders who GAVE THEIR LIVES so that others may LIVE IN FREEDOM." 不忘历史,感恩生活。
再往前走,是近乎半层博物馆面积的战争纪念巡廊:橱窗里挂着将军、战士的全身黑白照片,摆着遗物、服装与记载着历史片段的泛黄书籍;廊边上有秩序的布置着各种枪支武器模型……一切都在真实重现那段光辉岁月,讲述无情沙场中的友情故事。
走到巡廊拐角处,让人没想到的是,出现在眼前的是与巡廊截然不同的色彩艳丽、模型夸张的“动物展厅”。与其说是展厅,不如说是儿童休息区,因为这里虽然墙上、地上、橱窗里满是各种海底游的、森林跑的、天空飞的动物标本和模型,但展厅中间是供孩子们休息的玩具区与手工涂色区,旁边是一排鲜艳的休闲沙发。规整肃穆的博物馆,竟然有专门给孩子的活动区,真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国家文化的柔软与温暖。
穿过儿童区,是“自然地理展厅”。各种鸟类、爬行动物以及新西兰人民引以为豪的大贝壳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之。上亿年前的恐龙骨化石展示在厅中央,旁边是一只硕大无比的Moa鸟标本——Moa是新西兰一种已灭绝的无翼恐鸟,与恐龙生活在一个时代。两只庞然大物隔世相望,不知是否怀念深壑丛林、云飞水长的远古自由时光。
植物标本上面挂着小型显微镜,可以仔细观看植物的细节构造——真是体贴入微的博物馆,so nice!
再往前走的巡廊两侧是各国物品文化的展示橱窗。中国瓷器也在展示之列。相信考究精美的中国瓷器用具不仅给十九世纪中国的淘金大军远渡重洋来到的岛国带来家乡熟稔的亲切,而且给这个包容的新西兰民族带来了异国文化清新的惊奇,让新西兰人民至今感怀。
最后的展厅,是对新西兰本国人民生活起居方式随时代演变的介绍。个个优雅、别致、古朴的家具、服装与用具,静静的诉说着新西兰人民曾经传统而又庄穆的生活:朴素不失高贵,精致寓于细节。
走出博物馆,又是成片的草地与茂大的古树。露出盘根的古稀老人静静的伫立在草海中,任岁月流淌,枝容依旧。
你会被这里无处不在的体贴与温柔深深吸引,感叹这里多元包容的拥抱与精巧细致的用心。也许,天高水长养育的民族在成长中已然筑就了他们关怀、柔软的内心与强大、自持的潇洒。这是内生的力量,是民族之瑰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