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听说心理学圈里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学心理学的有三种人,一种有钱的、一种有闲的、一种有病的”
我想九年前我去学心理学的时候应该属于最后一种。因为孩子的降临,原本婚姻内稳定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己对于婚姻中出现的各种关系变得手足无措,同时对自己未来是否能教育好孩子充满了不安,我决定求助于心理学。
每天5点起床,12点睡觉,我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课程。但短期密集型的学习没有真的拯救我,反而被老师们高高在上的那种强调和各种流派的各自为政搞得晕头转向,结果我的问题仍然存在,我的那些同学也是一样的。她们后期还在参加各种工作坊,一个个反而更痛苦不堪,这个时候我选择了暂时停下来,我只是知道我需要和自己和解,当我无法跨越的时候可以暂时逃避,带着问题继续去前进,既然问题在哪里就让它在那里吧!
直到参加了本次婚盘师的学习,曾经经历的每一次不解和痛苦解开了,曾经在每一次学习、每一次打脸、每一次自我反省中打磨的一粒粒珍珠终于可以串起来了。一直在寻找的婚姻里我是谁的问题得到了答案,明白了婚姻或者说人类择偶的底层逻辑,知道怎样运用藏在人类基因里的婚姻法则让自己拥有更加完美的婚姻关系。
一、人类择偶的底层逻辑来自哪里?来自亿万年人类漫长进化史中。
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我们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在这次的学习系统中可以相互串联,对此有了一个完成的解释。
01、我们是谁?
从《自私的基因》知道,我是生物学上基因的载体,我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复制和传播体内的基因而已。
而我大脑中关于语言、歌曲、宗教、时装、饮食习惯,乃至科技的知识,通过人类所特有的模仿能力,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的模因,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代代的传递着。
我们都是在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次选择中脱颖而出的祖先的后人,我们的祖先携带着我们的基因一路经历过重重厮杀才延续至今的,表观遗传学观点的告诫我们,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不要胡乱过现在的日子,因为我们11岁之前的行为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后代。我们的第一要务是繁衍,我们在解决一系列的生存问题中不断进化,生出各种各样的适应性。只为了在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让我们的后人知道他是谁,我是谁!我应该珍惜这次传递的机会,做一个合格的载体。
02、我们从哪里来?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知道,我们是繁衍而来的,繁衍才是生存的必要前提,没有了繁衍,一切都是空谈。以生存繁衍为大前提,在《进化心理学》中知道我从亿万年走来,我们自私的祖母们选择了有健康和男子气概、丰富经济资源和高社会地位、年长的成熟男性做我们的祖父,自私的祖父们简单粗暴的选择年轻、漂亮女性做我们的祖母,正是他们明智地选择配偶,才获得生存和繁衍上的优势,否则今天,人类或许早就灭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为了繁衍下去,我们祖先上演着你防我守的大戏,从费尽心机择偶策略到子宫争夺,人类的进化史简直就是一步男性严防死守和女性出轨的进化史,那些不重视配偶的性忠贞的男性祖先的基因早就化为灰烬了,只有那些好猜忌、重视配偶性忠贞、并且愿意养育后代的男性的基因流传延续至今了,那就是我们。
03、我们要去哪里?
如果说人类不过是基因和模因的载体,而基因和模因都只想着复制、传播自己,并不关心人类到底会怎么样,是被它们操纵机器人,这不禁会让我们觉得有些悲哀。但人类进步的历史已经证明,只要善于运用理性的力量,就可以对付这两个自私的家伙,成功叛乱。在与基因和模因斗争中,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可以掌握发展的底层逻辑,可以选择用不同的谜你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对于我们的生活目标的实现而言,我们的不同选择结果,或起着促进作用,或起到障碍的作用,都影响着我们走向哪里?是在现世活的更好还是活的痛苦不堪,我想运用正确的谜你并相信它,就能去到我们想去的幸福之地。
二、人类择偶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我们听过无数的感人的爱情故事,甚至将自己情绪投射其中,期望自己可以拥有这样的爱情。结果发现现在身边的剩女越来越多不再相信爱情和婚姻,婚姻里的人都不再相信爱情的升华剩下的都是煎熬,这都因为我们没有看清爱情和婚姻的本质。而那些幸福的爱情和婚姻都是因为了解到了爱情游戏的细则和通往婚姻之路的方法。
基于对基因学、模因理论、进化心理学的了解后,理解了爱情其实是建立在性的基础上的,而婚姻就是一个契约,并不是为了浪漫或者爱情才建立的,而是给予两性对后代的共同抚养儿建立的。婚姻的底层逻辑是要明白基因为了复制是不择手段的,男女注定属性的不同(石头、剪刀、布),在伴侣价值、亲子不确定性和择偶策略几方面男女的属性不同,确定好自己的需求(要长择还是短择)后,找到匹配自己属性的异性,双方就可以达成完美关系了。
三、人类择偶中一段完美的关系必然来自女性的高mv和低pv。
在人类进化史中,女性是可以100%确定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而男人亿万年来的焦虑就来自无法100%确认自己的后代是不是自己的,所以为了防止喜当爹,他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必然会希望女性是高mv和低pv,才能保证传承到自己的优质基因。
什么是亲子不确定性(paternity
uncentainty简称pu):是亲子不确定性,指男性的对后代的不确定感。
什么是伴侣价值(mate value简称mv):就是指女性的生育力和生殖值。
常听到身边的人酸酸的说这个世界是以貌取人,而了解人类进化史后就理解了人类完全是在受基因操控的。女性的身材和容貌是生育力和生殖值的重要指标。而女性在满足了年轻、漂亮的高mv的同时,必须让男人拥有对后代的确定感。最佳的做法就是女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一心一意并且发自内心的崇拜他,这时候男人会认为女人的pu低,会选择她做伴侣,以后才会对后代持续做亲职投资(当然男性天生pu高水痘不信的另外考量)。
在我们还没有进入婚姻市场的时候,爸妈早早的就安排门当户对的相亲,不谙人类进化史的我们傻乎乎的拒绝了父母的善意,任性的去追求自由的爱情。却不知,一个聪明的年轻女性应该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让自己mv值不断上升展现自己的高价值,并且多做让男人觉得踏实靠谱的事,当他们可以非常准确的知道和你在一起可以100%延续自己的后代时,你就会拥有一段幸福的生活。而那些在mv不断走低的情况下仍然不觉知的女人,依然我行我素pu爆棚(穿着太暴露、和别的异性来往频繁、提前任、讨厌女朋友控制和改变自己、讨厌女友说他不够好、能力不够、窝囊废、拿他和别的男人比等),那就只能愚蠢的等到在婚姻市场价值直线下降甚至归零时要不将就要不独身了。
四、人类择偶底层逻辑——剪刀石头布策略中关系稳定时才会持续下去
如果把人类分为剪刀石头布的话,剪子-石头-布是每个人单独存在的独特个性也可能是一个人从幼态到老态的过程。
在明白什么是剪刀、石头、布后,再对号入座社会现象,很多表象后面的真相就慢慢理解了。每个人都是有轻微多偶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了这样的时机而已,那些“拜金女“”富二代“的做法也是有迹可循的,”绿茶婊“原来是个聪明人,总比那些整天通过追偶像剧安抚女性”东食西宿“(想得到有钱人的供养又想得和拥有优质基因的男人睡)本能的女人来的真实一点。
布:大多是老板、皇帝、企业家、管理人员和政治家。表现为三突(头发、颧骨、嘴)、额头大、父母宫好(亲职投资高),下颌大,有攻击性、个子大、力量型、亲职投资高、控制欲强、不善言辞、霸陵区域不允许被占,很多不动产、多吃多占。
石头:大多是程序员、流水线工人、技术员。表现为喜欢踢足球、喜欢格子衬衫牛仔裤、老实低调喜欢抱团。
剪子:大多在金融、时装、摄影、美容、艺术等行业。表现为窃偶性,温和、身体虚弱、能歌善舞、会画画,提供很高的情绪价值。
不论男女,都可以在以上的盘点中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现在的核心属性或目标要成为的属性类别。以此为基础,在剪刀石头布策略中,男女相处的核心策略是女性输给男性。如果想获得一段稳定和谐的两性关系,实现剪刀石头布间相对的稳定性,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会发现,男布女石、男剪女布、男石女剪的搭配是可以满足基因更好的复制自己的需求,相对来说是牢固稳定可以被祝福的,实现双方共赢的,其它搭配只能自求多福了。
五、不论是长择还是短择,看清后选择自己想要的。
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男性的比例要比女性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大约是105:100),也就是说有3000多万男人孤独终老。
但一个社交婚恋平台的数据是,在他们的会员中,男女比例大约是1:3。什么时候男人竟然成了稀缺资源,但凡条件还可以的男士不是名草有主,就是不想结婚。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对女人来说越不容易找到适合的择偶对象,由此那些三高女恨嫁也是情有可原了。看清现实后,如果女性要的是短择,可以换取到比自己所匹配的正常伴侣更好的伴侣,但是女人如果要进入长择的关系中,最明智的办法就是“低就”,那些出问题,90%都是因为“高攀”后不愿低就导致的。在维持自己mv的基础上,不断降低pu,把自己的供养者当成情人一样对待,真心的适时向男人展示欣赏崇拜肯定和鼓励,相信这个男人是会心甘情愿的对你和你的后代好的,好男人也是夸出来的!
总结
韩寒说:我们学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认为那是没有把这些道理串成自己的人生信念和执行标准,如果不止知道了而且身体力行,那过好每一天就不是梦了。如果我们踩着基因的节奏,运用男布配女石、男剪配女布、男石配女剪的择偶策略规划自己,不论何时都谨记提升mv降pu,会发现生活so 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