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文人们成于著书,死于立说。
一篇好文章能登阁拜相,也能身首异处,
能光耀门楣,也能满门抄斩,
这血淋淋的文字狱三个字,既能炼出华夏文人的铮铮铁骨,也能让他们摧眉折腰。
华夏的文字狱始于宋朝,成无明朝,盛于清朝。
宋朝:文字狱发端
苏轼:乌台诗案,如果不是宋朝有不杀文人的规矩。苏轼早就被斩首了。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这几句诗有的是苏轼用来自讽的,有人是用来描述现实的,可在其他文人的解读里:这就成了讽刺皇帝。指责国政。
必是罪大恶极,罪该万死了。幸好大宋朝不杀文人。这才是把他贬到黄州做了团练。
明朝:因字开始杀人
太祖皇帝。出生于僧侣,成就于红巾军。
所以他对光(光头),生(同僧)和贼(红巾军当时被元朝成为贼)字。极度憎恨。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为做了一篇《万寿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
“光”、“生”和“则”都犯了太祖大忌,
本来一句颂圣句子就变成了“当着和尚骂秃子”,外带讽刺太祖入红巾为贼的过去。
朱元璋览后震怒道:“腐儒胆敢如此污辱朕吗?‘生’者僧也,以我曾经出家为僧也。‘光’者秃头也,‘则’字近贼也!如此猖狂,罪在不赦。”即命锦衣卫士将徐一夔斩首。
清朝:不但杀人还诛心。死了也不放过,刨棺戮尸
沈德潜: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这两句诗出自咏黑牡丹就这两句。让他死后都被剖棺戮尸。
胡中藻:写了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也被乾隆皇帝以“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这是诋毁满人。所以必须要杀人诛心。
徐骏: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本来是坐在床边。看清风徐来书页翻动。有感而发,写了这样一首诗。但却被雍正皇帝。认为是大不敬。抄家斩首!
这就是文字狱。
我们再说说: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那个时候国姓可是姓朱。
把此朱比喻成彼猪,这还不得天下大乱?这吴承恩胆子也太大了!
还把猪八戒描写成一个贪财,好色斤斤计较,好吃懒做的小人,这难道不是讽刺我朱姓皇帝。这吴承恩该杀!
可人都不是傻子。
这西游记的成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作者是吴承恩,也不是吴承恩自封的。
公元646年,唐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后来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到了南宋又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到了金代又有《唐三藏》、《蟠桃会》,
到了元代有了《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
而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才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但在明朝当时吴承恩也是不承认的。因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一直到清朝,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你看,文人们就要这样保护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