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欢
有段时间,很流行一段话:你们剪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
本意是促进家长的改变和学习。
我却中了这句话的毒了。用另一种角度对自己说:
“都怪我爸妈,小时候对我用如此狭隘的方式教育我,害我如此内向,不善交际,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没有主见,自卑,胆小,不出去交朋友,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他们伤我伤的如此重,我恨他们。”
那段时间和父母关系差到极点,一言不合就相互伤害,同时经常否定自己,无法原谅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生活每天被抱怨充斥着!
《非暴力沟通》中的一段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原文如下:
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民广泛使用
“不得不”
这一短语。例如:“不管我是否喜欢,有些事我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
“你让我”
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
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根源。当我们根据
以下理由行动时,我们也就试图回避责任。
亲爱的,别怪父母剪了你的翅膀!是你自己不想飞而已!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我的理解是:
不得不,是你们让我,都怪你们等等这样的话语都是不负责任的言语。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思想感情负责。
从言语上我们可以使用:我决定这样做、我选择这样做。
仔细想了想关于翅膀的这段话。
父母确实或多或少剪了我们翅膀,可能是剪的不那么完美了,可能剪凌乱了,在严重一些,受伤了,流血了。但是真正剪到孩子完全不能起飞的,应该是属于比较少的。
在结合本文,我静下心来看着这句话:
我选择不交际,我选择朋友少,我选择宅在家里,我选择只和熟悉的人说话。我必须承认这是我的选择,起初我是很拒绝很抗拒的。
仔细想想:
这世上有没有内向的人有成就的?有!
有没有内向的演讲家?有!
有没有内向的人平平淡淡快乐的度过自己一生的?有!
有没有在抱怨中痛苦生活的!有!
那我选择了什么!
我选择了宅在家里选择少交际,都是我自己选择的!为自己不想改变,不想付出努力而找借口推卸责任。我就是那个有着“不那么完美的但可以飞翔的翅膀”却不去飞翔的人,还满嘴的原生态家庭伤害了我的那个推卸责任的成人!
我必须为自己负责任。
类推:
类推我们的人生大事情如此,那么生活中的小事情呢?
烧饭、打扫卫生、接送孩子、看手机、复印材料、无聊的会议等等这些事情是不是就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所以我选择这样做,我决定这样做。是不是我们应该常常使用的语言。
会不会有人有很大的异议,比如:
1、很多事情责任确实在他人:比如车祸。
2、工作难道是我选择吗?我想不工作,可是谁养活我,我又不是富二代,老公或老婆又不是白富美和高富帅。
3、既然父母剪了孩子翅膀,孩子不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那就别怪我选择用什么方式对待孩子!
亲爱的,别怪父母剪了你的翅膀!是你自己不想飞而已!首先我想声明的是:任何语言都有适用边界:
张德芬老师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情:老天的事情,别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
我们出生在哪个国家,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这都是老天的事情或者别人的事情,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承担责任。那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我们要负什么责任?
我给出的解答是:1、是的!车祸不是你选择的。你不需要为他人行为负责。我们要负什么责任?事故后,你是不是可以选择叫一帮兄弟来揍对方;是不是可以选择自己拿刀直接开捅对方;是不是可以选择安静的等待交警处理事故,一边打电话安排好你需要做的事情,减少最大的损失。
2、我身边有三个真实的案例:小闺蜜辞去了事业编制,开起了自己热爱的烘培小店;朋友从底层的推销员做起,努力提高自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举家迁入北京;一个同学潇洒的工作一年,happy半年,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不同的选择,生活看重点不同!我们选择的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去做工作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3、你可以选择居高临下的对待孩子,可以选择朋友式的父母,可以选择狠心剪掉孩子翅膀,可以选择尽力保护孩子的翅膀……同样孩子大了,可以选择与你形同陌路,可以选择和你心心相惜,可以选择远走他乡永不联系,可以选择温情脉脉对待,甚至抑郁自杀都是他的选择……
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父母能做的是,改变自己,成长自己,加强学习,在孩子未来起飞的路上少一些阻力,他们可以多一些选择,提高他选择幸福生活的百分比。我相信孩子得到充足的爱,是不会选择与你形同陌路,远走他乡,抑郁甚至自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