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班务一直在困扰着我。昨晚认真分析,深入探究学生中游离个体和小团体的心理成因。在写之前心中尚不明朗,写着写着居然心中明朗了,这大概就是文字的魅力。
既然厘清头绪,那就实践吧。
因堵车,今天早上七点半才进班,班级纪律很好。值日班长把迟到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公示。我看了看,周五责令回家反思背诵《中学生守则》的四个女生,有两个没有到校。简单巡视处理杂务后我把另外两个学生叫出来,一问果然不会背。其中有一个是小团体的领头A,鉴于她屡错屡犯,我决定改变以前的怀柔政策,拿出班规铁纪说事。
不能再软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1556/5997e51b6816f862.jpg)
一直没有特别严格要求A,是因为她家庭很特殊,妈妈很难打交道。但纵容一个就会影响其他很多个,我决定碰碰这块雷。语气软,态度硬,公开化,事情越是摊开说越好解决。
目前观察这个小团体有解散的可能性,静观其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再说一下班级的三个游离者。一个男生两个女生,始终融入不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群体中去。组长管他们,他们和组长吵架,组长教他们,他们对怄,把组长气哭是家常便饭。
上周我就把他们单列出来。自己找组,和组长协商好后才可加入新组织。谁知道一周都快过去了,他们三个纹丝不动,在后一排流浪的不亦乐乎。我刚开始以为是组长不接受他们,给组长做了大量的工作,好不容易说动组长接受他们。谁知道组长向他们发出邀请时,他们竟然都拒绝了,他们把放逐当作乐土!
经思考,我确定这仨人是在恐慌,他们习惯了落后,在卓越面前没有安全感。
我决定打破他们封闭自我的后路试试,有些事情外界不逼一逼,仅靠内心的力量很难改变。
上周五,在他们拒绝组长后,我把他们仨叫出来。义正言辞的告诉他们,后一排的三张桌子会撤掉。有两个小组各少一个人,各有一张空位。找组长,双方协定后,可正式入组,入座。最后剩下的一个人和我同桌,我俩互为一组,我是组长(我在教室后面有一张桌子,坐堂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1556/fbe95f877d134af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1556/dbf2aa60651227e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1556/ca71b0eb67afc18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1556/4a63b1263c39cc1b.jpg)
这个方法很残忍,不近人情,几乎在逼出他们的全部恐惧。逼他们拿出直面人生的勇气,你可以不卓越,但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经再三考虑后,我决定就这么做了,不带有恶意的批判,给他们提供选择权,提供思考沟通的机会。这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应该是反思,而不是伤害。
就在我惴惴不安的时候,组长偷偷找我,说这三人找他们了,想加入小组。我一听,好嘛,有效果。但不能这么快暴露出来我们的热情,越是容易得到的,越不会被珍惜。
我给这俩组长说:“稳住,不同意也不拒绝。温和的晾晾他们,和他们协商加入小组需要遵守的规则。让他们自己制定,你们进行补充就好。”
俩小组长认真的听着,我心里有一点点叹息,唉,要是用不着这些成年人的狡狯多好。
期待明天的进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