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最后一次有关书评写作的讲座结束了。这次讲座的嘉宾是蔡元丰教授。
首先,他从自己在美术馆花2个多小时看一幅画的经历讲起,带出细读的重要性。看画和阅读文学作品是相通的。作品中的细节构成了整体,因此写好一个书评,要从细节入手进行细读和分析,把握作品的精神,参透作者的心境,以方法、理论作为工具,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接着,他以三位学者的作品为例详细分析了上面的观点。第一位是汉学家宇文所安(斯蒂芬•欧文),分析了他的一篇评论《传统的叛逆》。在这篇评论里,宇文所安从解构主义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杜甫的诗《春日忆李白》,指出这首诗除了有赞扬之情,还透露了杜甫的不甘心,李白的出名其实伤害了杜甫的自尊心。作家正是通过细读和参考其他史料,通过诗中的一个“也”字解构了一首诗,得出自己特有的观点。
第二位是夏志清。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一般的小说史很不同。他用新批评和比较文学的方法对一些作家以及作品做出了评论(尤其是鲁迅),指出中国现代文学太中国精神——感时忧国,成为一种救国的工具,这与西方现代文学攻击富有和文明,深入人性的目的不同,令其有种狭窄的爱国主义倾向。
第三位是评论家周蕾,介绍了她的《写在家国以外》,并通过其中一篇写也斯(梁秉钧)诗歌集的文章分析她如何评论香港。其特点是从大入小(从香港本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进入诗歌创作),再由小入大(也斯诗歌粤方言口语特点和图文的视觉化特点强化熟悉的平凡物件,体现的是香港的民主)。
蔡博士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打开了在座同学对评论写作的视野。在提问环节,我问了一个关于担心评论中自己观点或见解是否正确的问题。蔡博士的回答让我有点意外。他说文学评论没有正确与否,最重要是有趣。而这种有趣需要建立在自圆其说的基础上,要能从文本中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正如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也并非所有人都认可和接受的。
所以他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多读,专业的和非专业的都要读,吸收不同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