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401645/c5cacaf736810be8.jpg)
我以为你说的意思是不用我了呢,所以我就回来了;
我以为你知道我路过站前大街,谁知道你站在那边等我呢;
我以为老板的意思是嫌我们不出业绩,还不好意思让我们走,所以就自己走吧;
我以为你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呢,这个麻辣的我怎么吃呀;
我以为孩子晚回来去网吧了呢,谁知道他今天又上晚课了,那他也不说,骂他也活该;
我以为老公加班又去喝酒了,谁知道他们真的加班到十点还不下班;
我以为我们关系那么好,他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结果他根本不了解我;
我以为男朋友明白我的意思了,谁知道他那么木,怎么点都不透;
......
这仅仅是我以为的世界冰山一角,从每天睁开眼睛,我们就被我以为充斥着,尤其对未知事物未知人际包括即将开始的新工作、新事业,都绝大部分地沉浸在我以为的情境里,也按着我以为的模式运行着,所以,常见的就是还未开始,便在我以为的泥潭里打转转,鲜有跳出的,也就是成功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是有思维和思考能力,这些能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源泉,但物质的两面性也让我们看到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范畴不同,产生的结果必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让我们囿于自我的思维领域里时,我以为就轻松地蹦出来,让我们能够在三分钟的独处时间里,顺利能完成与世界与周遭、与所有人的对话, 然后给自己一份正确的选择或方法。当与事实出现偏差或错误时,我以为就是最好的推责借口,因为我以为的根本就不是正确的,所以才产生错误的结果,与我无关。
人类的聪明也正在于此,明明是自己懒于尝试或怯于挑战,一个我以为就可以明正言顺地让自己放弃:比如选择一份新工作,已经签完offer,突然就找出诸如下班晚、地点远、挣钱少等等完全是招聘时的选项,以推卸自己缺乏勇气的责任。
工作的缘故,会接触到很多求职者和心理咨询来访者,无疑这两个群体都是带着较强的目的性的,但在深入沟通的时候,你会发现,普通求职者往往都会在我以为的世界里沉浸很深,经常一句我以为就让他们改弦易辙;而管理人员就会比较客观地分析并认知自我,包括对接的企业与岗位,我以为的情况大凡会在较相似或雷同的情境下才会被激发,而管理人员具备的个人素质优劣也能够督促自我觉察与自省。
在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本能论中,提到一个词是自恋,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本能是个体显示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力,每个人都在世界和生活中努力的表达和呈现自己,通过彰显自己和影响别人来显示自我的存在。也就是说自恋本能是人类固有的本能之一。对于个体来说,世界就是我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自恋的资本和方式,当我们自恋时,世界就停留在“我以为”的心理游戏中。
所以,我以为从心理层面是停留在自己的世界,臆想的也是和自己有关的人和事,但却与那些人和事毫无关系;同时,凭借这句“我以为”成功地为自己开脱,只是在口舌之间,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沟通成本,以及人际成本。
感觉很疲惫,因为我以为需要耗费我们的心力去想像,并努力在想象的世界里活成现实的模样; 然后再让我们精心组织语言去维护我以为构建的世界;最终,我们因为一句我以为,成为自己给自己制造枷锁的奴隶。
喜欢读曾子的书,只因为那一句“吾一日三省吾身”,但事实上,读此句不如用此句,朋友们,今天你“三省”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