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江上的新地标,漂移着的诗 | 知音号

长江上的新地标,漂移着的诗 | 知音号

作者: 舞英社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23:43 被阅读0次

《知音号》是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是湖北省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创新文旅项目及武汉市长江主轴文化轴亮点项目。由武汉旅游体育集团 [1] 联合著名导演、跨界艺术家樊跃等共同打造。以知音文化为灵魂,以大汉口长江文化为背景的实景大剧,故事取材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大武汉。 [2]

导演团队在武汉市两江四岸核心区打造了一艘具有上世纪风格的蒸汽轮船和一座大汉口码头为漂移的剧场,并采取国际顶尖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独创的观演模式,活现大武汉当代文化。同时,该项目打造全国独有的文化和服务双IP,已成为武汉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和中国文旅产业新地标。 [3]

漂移活态博物馆式多维体验剧

《知音号》是著名导演樊跃继“印象系列”之后的全新转型之作。樊跃导演表示“与以往任何演艺形式不同,《知音号》旨在打造两个博物馆:一个是大武汉的城市记忆;一个是人们心中久违的的灵魂情感。踏上这艘满载故事的”知音号“,人们将融入其中,与表演者共同完成关于城市、人生与爱的碰撞,直击心灵。”

武汉这座城市傍水而生,追根溯源是一座凝聚了江河记忆的城市,水和船是最初生长记忆,是安生立命的所在。借船借景借江水,《知音号》将行动、人情、面貌都勾连起来,讲述属于一个城市的故事。

《知音号》的故事发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观看的过程,从上船之前就开始了。这艘复古轮船连接了过去与今天,观众从登上码头的那一刻起,就走进了一段过往的时光,又开始了一段寻找自己的旅程。与传统剧场演出在观众席上正襟危坐的体验不同,观众可以在船舱内部自由行动,体验船内每个角落发生的故事。这种交互式体验,是彼此间通过行为艺术获得感悟和达到真理的一条通道。借一次旅途,抵达的是自己的内心和记忆。这是一座活的博物馆,船上每一个角落发生的故事都与观众每刻的呼吸与体验紧密共生。 [7]

漂移这个名词,来源于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把漂移的概念借用到戏剧领域,是我梦寐以求的夙愿,因为它能为戏剧创作思维的彻底解放提供无限可能性。”樊跃表示,《知音号》至少在三重意义上实现了“漂移”。 [7]

第一重,戏剧舞台是漂移的。《知音号》的表演载体是一艘同名真实轮船,它以20世纪初民生轮船公司的“江华轮”为原型 [3] ,船体长度为120米,有着钢铁的惊艳质感和经典的复古外观。它将载着游客在长江上漂移,在两岸变换的高楼与灯光之间,完成观众和过去年代的一种艳遇。 [7]

第二重,观演关系是漂移的。在轮船“知音号”的每一个角落,甲板、客舱、酒吧、舷梯,观众与演员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演员与演员之间,都随着船体本身的漂移,而形成各种偶然性的交互关系。观众并不是旁观者,你可以打破表演的约束在剧场里自由穿梭,你的角色、身份也相应为之变换,在“多维体验”的规定情境下,一切行为表现也就趋于自然、合理了。 [7]

第三重,剧场理念是漂移的。《知音号》彻底打破了传统戏剧的“第四堵墙”概念,打造了互联网云剧场,消除既定疆域与界限,颠覆既有的剧场理念和戏剧思维。这个理念,实现了水、陆、空的立体全方位多维覆盖,形成了崭新的观演关系,从过去惯常的“我去看你”悄然变成了“你去看我看你”的多重交互关系。 [7]

——以上文字节选自知音号百度百科


知音湖北,高山流水遇知音。此言不虚。这里是诗歌的国度。“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天下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有些诗句是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有时候越是走的远,越是看得多,越是想明白了,这一方天地就是我们的根,有我们的魂……

知音号,有故事,有音乐,有复古的民国风格调,有阵阵清风徐来,在水波不兴的平静而寥廓的江面上,来一场穿越的旅行,确实很浪漫。

有很多年轻的小情侣们三三两两的穿着上个世纪流行的中国旗袍,男士则很绅士风度的黑皮鞋,黑西裤、白衬衣、领带或者领结外加一件修身的小马甲,再来一副复古的眼镜,一切都刚刚好,让我们仿佛穿越。如果不是嘈杂喧闹的顽童嬉闹,我们一定可以完美的沉醉其中,因为这艘船非常复古,而且有如泰坦尼克号一般的美和伟岸。也是长江上的又一胜景。

周末这里的船票有演出的情况下是298元一位,而平时也需要228元每人,但好在有惠民年卡,所以也算是政府和旅游局的善举,还景于民。

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老式唱片机、复古酒吧、还有女士旗袍造型服装展示、戏曲服饰尤其是头饰的展览、一切都是美好的景色。1层船坞里有供舞会的木质舞台,还有酒吧等;2层则有很多单间的船舱,只是平时就不开了,有演出的时候每一间船舱里都有相应的剧情故事,而每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人的独有的人生写照经历,各不相同,让你总有不同的剧本,也可谓是人生如戏了;3层则有咖啡、餐饮,还有很多老照片,以及知音号演出后留下的一些经典照片,尤其喜欢双人舞者之间的那一张张动感而富有魅力的造型,不经意间被摄影师的定格,则将那样魅力而美好的一瞬间永远的定格在了黑白的胶片里,回味无穷……在向外就是救生筏,还有露天的观景台。

行船在江上,船虽大,但是竟然可以悄无声息,也是当代的技术力量的推泼助澜。

今天虽则是平时的场次,没有演出,但是游客仍然不少。

虽然没有大型的演出,但是还是有大提琴、小提琴、贝斯的三重奏,也是一种赏心乐事。

音乐其实就是这艘游轮的灵魂。难怪有人说音乐是直击灵魂的东西,此言不虚。

皮亚佐拉的《探戈》、中国的《茉莉花》、还有西方的《欢乐颂》,一切都是美好的存在,沁人心脾,又宁静而致远,可以纾解游子的苦闷,善莫大焉!

让我想起了1997年全球热播的里昂那多的《泰坦尼克号》杰克和柔丝的爱情固然是整片的重点,但最后当巨轮要沉没的时候, 那4位音乐家本来准备在结束弹奏后准备各自逃生的,却又因人们的恐惧、不安、躁动、混乱而最后又自发的再次集结,视死如归的用音乐为人们带来最后的祷祝……

时间走得太快了,正如知音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泊岸,期待着我们下次的光临。

——力 2022年8月23日 壬寅年七月二十六 处暑

相关文章

  • 长江上的新地标,漂移着的诗 | 知音号

    《知音号》是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是湖北省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创新文旅项目及武汉市长江主...

  • 010 “知音号”带你玩穿越

    O “知音号”多维体验剧开场 今天两江四岸将新增一张旅游名片——长江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将正式与江城观众见面...

  • “知音号”,真的玩转了沉浸式演艺吗?

    以“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为卖点的知音号,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 著名导演樊跃继“印象系列”之后的全新转型...

  • 汉水情缘

    第一章 从武汉出发 清朝末年,在汉江上漂移着一支船队,往来于武汉至安康之间,肩负着汉水上游沿江两岸,各...

  • 知音行

    知音行 江上行船风促浪 琴台余声觅知音 长鸣笛震传鸣远 众人纷纷若游时

  • 知音行

    知音行 江上行船风促浪 琴台余声觅知音 长鸣笛震传鸣远 众人纷纷若游时

  • 闲游山记

    山间白云闲, 江上轻风游。 欲问云水遥, 何出觅知音?

  • 知音号

    知音号,邂逅相遇,转身微笑。 感谢曾经的自己,留下给自己的回忆。 知音也许短暂,但印记一生,邂逅总是美好,离别总归...

  • 知音号

    乘着小船, 啊,我要去找我的知音号。 它懂得我的所有想法, 我们永远不会吵架。 划着小桨, 啊,我要去找我的知音号...

  • 知音号

    今天想分享很多图片的 公司组织去了知音号 提前下班不扛电脑就已经超开心了 回家化妆穿衣服 捣鼓好久之后才出门 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江上的新地标,漂移着的诗 | 知音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ln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