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5种微习惯:轻松掌控你的行为、思维和情绪》读书笔记

《65种微习惯:轻松掌控你的行为、思维和情绪》读书笔记

作者: 读书笔记汇 | 来源:发表于2024-12-19 19:36 被阅读0次

《65种微习惯:轻松掌控你的行为、思维和情绪 》

本书以行为、思维、情绪、环境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介绍了65种调整习惯的方法。

90%的幸福都来自习惯

概括而言,幸福感各要素的占比分别为:固定值占40%、生活状态占10%、自发活动占50%。我认为,固定值指的是思维习惯,而自发活动指的是行为习惯。也就是说,幸福感的90%来自习惯,这说明幸福与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1章  掌控行为的26种微习惯

方法1.开心就好

方法2.“婴儿学步式”习惯养成法:慢慢来

我有一个朋友每天都写日记,一直坚持了10年。我问他坚持的秘诀是什么,他给我的答案是:他从不勉强自己写得很长,哪怕写一行也可以,关键是他每天都写。

也就是说,我们把“0”变成“1”需要巨大的能量,而把“1”变成“2”,甚至是“3”,则并不需要花费那么大的力气。这说明我们在开始行动时是最需要动力的。

方法3.先尝试再改变

方法4.设定“例外规则”,别太完美主义

Q:在你坚持习惯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呢?你设置了哪些“例外规则”呢?

A: 当我感到疲劳的时候,我不必坚持跑1个小时,只要走15分钟就行 昨晚我加班了。

第二天早晨我不一定非得5点起床,能做到7点起床就行

方法5.给自己一套“顶配”

有很多人会说:“我是一个注重仪式感的人。”这绝不是什么坏事。为了养成微习惯,我们也可以通过制造仪式感来提高积极性。有一位女士为了做到每天跑步,买了一套昂贵的运动服。她认为这样做对健康有好处,还可以让自己在别人面前看起来“美美的”。她一这样想,就有了动力。

方法6“抱团式”习惯养成法:不孤单

方法7  学会模仿别人

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倾听别人的实践经验,模仿好的做法

我发现让自己愉快地坚持下去的秘诀通常来自他人的建议。例如,你想坚持学习英语的话,就可以向正在坚持学习英语的人请教,询问他们是怎样坚持的。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

方法8“胡萝卜”习惯养成法:给自己一个奖励

分阶段进行,犒劳自己,把握节奏

方法9“马克笔”习惯养成法:记录你的成就感

量化你的业绩和努力,提高积极性

方法10“朋友圈”习惯养成法:“晒一晒”你的努力

把琐碎的灵感写在一张A4纸上,这样你可能会有更多好的想法。

  将带叶子的观赏性植物放在办公桌上,这样你就可以缓解工作疲劳。

  使用便笺,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

  一边听窗外自然界的声音一边工作,这样你就能集中注意力。

方法12  把时间节点编入计划

一旦把时间节点确定下来,就很容易形成习惯

我发现,“决定什么时候做”这件事能让我们的行动力大大提高。

在关于积极性的研究中,有一种方法叫作“制订带附加条件的计划”(If-Then Planning)。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明确“什么时候开始做”“做到什么时候为止”等行动时间节点,提高行动力。

假如你接到领导的指示,每周都要按下面两种方式提交报告,那么你想用哪种方法呢?

  每周按时提交报告。

  每周五16点之前提交报告。

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更容易执行,因为这种方法设置了更明确的行动时间节点,这就会使我们的大脑接收的信息更加具体形象。

研究结果证明,很多人都通过制订带附加条件的计划,使行动力提高了300%。

方法13  向大家宣布,断绝自己的后路

当你告诉所有人你的目标后,就意味着你真的要这样做了

方法14  设定一个“激情目标”

如果你厌倦了按部就班,就设定一个带劲的目标吧

方法15“年卡式”习惯养成法:要是“不想吃亏”,就坚持下去

因为我提前投资了,所以就算为了挣回本钱也要努力

方法16“爱豆式”习惯养成法: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憧憬会让你的理想保持热度

方法17 “一刻钟”习惯养成法: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

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你就可以顺利地投入工作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的开始是否顺畅会对我们一天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方法18学会“一心二用”

如果我能一边听歌一边运动,我就能坚持下去

方法19“氛围式”习惯养成法:寻找一个让你心情舒畅的场所

仅仅换个地方,就能让你提高干劲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只要到附近的咖啡厅看书就能集中注意力。

  一走进图书馆,我就有一种紧张感,学习效率就提高了。

方法20  倒推“热情递减法则”,激活积极大脑

养成习惯≠公式化

我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给每天的跑步带来新鲜感 我每周都会改变跑步路线

我改变了学习英语的方法:不是记单词,而是看英文原声电影

方法21 克服拖延心理1:以15分钟为一个单位

工作也是如此。我将那些比较琐碎的杂务以15分钟为一个单位进行分割,逐一攻破。设定了时间后,我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处理事情时也比较高效。

Q:你可以用15分钟做什么事情呢?

我可以用15分钟编写报告书的大纲

我可以用15分钟回顾一天的工作内容并制订明天的工作计划

方法22克服拖延心理2:列一个清单,做完一项勾掉一项

我曾经向一位儿童教育专家请教如何才能提高学习热情并坚持下去,那位专家说:“我会引导孩子们列出详细的任务清单,让他们做完一项就用红笔勾掉一项,这样做确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方法23  克服拖延心理3:把工作细分

方法24  克服拖延心理4:聚焦具体事项

如果有了明确的行动计划,你就容易行动起来

方法25  克服拖延心理5:停止情绪内耗,干就完了

方法26  克服拖延心理6:当场就做这件事

“我现在就做”——这是最有力量的一句话

第2章  掌控思维的18种微习惯

思考方式和认知方式都与思维习惯密切相关。改变了思维习惯,人生就会发生改变。

方法27“1厘米超越思维”:不是超过别人,而是超过自己

方法28最大化思维:发挥既有优势

如果你觉得自己既没钱又没啥大本事,就要充分发挥你已经具备的优势

畅销书作家本田健在成名前曾用很少的本钱把自己写的文稿印制成小册子并免费发给朋友们试读。后来,大家口口相传,他也有了很多读者,最终有了自己的事业。

“没有太多熟人”这个问题同样如此。即使你没有太多熟人,可是把全部朋友都调动起来,也应该有20个人吧。如果这20个人再分别调动自己的20个朋友,你就能与400个人建立关系了。

方法29  概率思维:结果取决于行动的量

方法30  焦点思维:只关注你能做到的事

因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而烦恼,这是精神压力的最大来源

很多人之所以有精神压力,是因为他们有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并为此而感到烦恼。

我还记得自己在失望中漫无目的地闲逛,拐进一家书店,我发现了一本书。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请区分您能够控制的事情和控制不了的事情,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您能够控制的事情上。”我记得当时有一种被“棒喝”的感觉。

只要我们能改变观念,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上,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愉悦,工作就会变成一种享受。 对于那些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放手。

方法31  发散思维:寻找更多选项

如果你能扩大选择范围,就会发现更多可能性

你在工作中也有过走投无路的感觉吧?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无路可走,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我们习惯拘泥于一种答案。其实,只要增加选项,我们就可以摆脱“心塞”的感觉。

方法32  量变思维:只做1%的改变

如果你有10个行动方案,那么请先选3个试试

方法33  共赢思维:如何让双方都满意

不要妥协,而要成全

方法34  去结果思维:尽力去做就好

不必在意结果,享受过程吧

方法35“接力棒”思维:今天我做这么多就可以了

将“接力棒”交给明天的自己

方法36  底线思维:降低你的期望值

如果现实很“骨感”,不必烦恼,只要降低你的期望值就好了

方法37  长期思维:做好失败的思想准备

方法38  初心思维: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方法39  故事思维:被感动的能力

当我们意志消沉时,那些感人的故事能让我们振奋起来

你心里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就有多少次重整旗鼓的机会。强烈震撼着我们内心的是故事里的人物形象,而不是简单的文字。与那些华丽的辞藻相比,深深映在脑海里的人物形象更能让我们感动。所以,在痛苦的时候,就让那些故事在脑海中上映吧。

方法40  价值思维:发现做这件事的意义

如果你能够理解做这件事的意义,那么再难也能坚持下去

做一件事情的意义不是被他人赋予的,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的。

方法41  联想思维:想一想以前的成功经验

结合以前的成功经验想一想,总会有一些灵感

方法42  成长思维:你可以换个说法 换一种思考方式,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做的事

方法43“生活禅”思维: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干哪一行都有价值

方法44  感恩思维:我要说声“谢谢你”

如果常怀感恩之心,你就会感到幸福

第3章  掌控情绪的15种微习惯

有温度的习惯

我们在行动和思考方面各有不同,在情绪方面也同样如此。我把它叫作“情绪习惯”。要想度过幸福的人生、有所成就,就要拥有良好的“情绪习惯”。

当我们忙于工作和生活时,就无暇顾及“情绪”,甚至往往会认为把情绪隐藏起来做事更有成效。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习惯,情绪就会不断影响行为习惯和思考习惯,你的生活和工作就没有满足感。

在积极心理学中有“3∶1法则”这一概念。人要想感受到幸福,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就要为3∶1。

方法45  高能的情绪:减少放电,增加充电

当内心的能量达到最大值时,你就能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方法46  投入的情绪:感受你的心流

瞬间集中注意力能减小精神压力

方法47  主动的情绪:夺回生活的主动权

如果能够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你的幸福指数就会提升50%

方法48  好奇的情绪:做10件让自己心动的事

如果你做了10件让自己心动的事,那么你儿时的好奇心就会再次造访

世界因信念而改变

信念是我们在儿童时期受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是比思考习惯更不易察觉的、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方法49  戒掉否定的情绪:接受真实的自己

不是“差距”,而是“不同”

方法50  戒掉讨好的情绪:没有附加条件的爱

方法51  戒掉被外界左右的情绪:面对好评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

遵循自己的原则,就不容易动摇

方法52  戒掉不安的情绪:接受失败

方法53  戒掉慌乱的情绪:搜索过去的成功经验

找到一个成功法则,并把它作为你的信念

例如,“遇到对的人,人生就会改变”“工作机会来自与人交流的缘分”,有这种想法的人没有把他的人生转折点放在行动上,而是放在了“人”上。

方法54  戒掉消极的情绪:找到一个座右铭,将它铭记于心

把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方法55  分清“应该做”和“想做”

如果不明白自己的真心,就问问自己是“应该做”还是“想做”

在这件事情上,我只是帮他分清了“应该做”和“想做”这两个问题而已。

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说,我们的内心和直觉早已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是我想做的吗?还是我应该做的?我那样做开心还是不开心?”如果你能学会像这样扪心自问,答案就会明了。

方法56  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

通过“九型人格”,了解“情感原理”

方法57  重视自己热衷的事情

回忆小时候的经历,找出自我欲望的根源

方法58  谁都想听好话

别人说什么你才高兴呢?探求他人欲望吧

方法59  找到自己的使命

使命会产生干劲

第4章  掌控环境的6种微习惯

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

我认为人的心理都有“安全领域”(现状)和“风险领域”(变化)。所谓“安全领域”,是指人在无意识中所希望的那个安全、安心、安定且没有变化的环境。例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自己确实能够做到的工作”“重复做平时做的那些事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等等。虽然这样的世界非常舒服,但我们很难成长,有时也会感到无聊。

风险领域指的就是未知世界。例如,“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任务”“挑战一项自己即使发挥最大潜力也无法预知结果的任务”。在这个领域中前行,失败的风险、恐惧、不安都是必然存在的。虽然你感到不舒适,但是你会有变化和成长。

为了继续成长,你要克服维持现状的引力,靠着意志和勇气踏入“风险领域”。为了从“停滞不前”转换到“成长”,你要思考如何才能进入“风险领域”,这是关键所在。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主动寻找来自环境的刺激。如果你遇到有着强烈自我意识且拥有生活目标的人,或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就会从他们那里得到“我不能这样下去”“我想更加惬意地生活”这样的刺激。

方法60  尝试改变环境

遇到正在实现理想的人是你的运气

我们仅凭写在纸上的梦想还不能实现目标,我们要学会观察别人、倾听别人、感知别人,从而获得一种实战的感觉。

我们的行为、思维、情绪、观念都是在同他人交往中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会对习惯的行为、思考方式感到安心。同时,我们会激烈地否定摧毁这些行为和思考方式的想法。

如果想让自己成长,期望人生有大的改变,就要找到能给自己带来变化的环境,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从他们那里获得相应的刺激,从而让自己有所改变。

方法61  和自己的榜样成为朋友

为了赶上他,你会一直努力下去

与榜样相遇会成为改变你人生的契机。

方法62  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

尝试加入不同的团体,找到你的位置

方法63  提高发现机会的敏感度

机会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会突然造访

方法64  等待好机会的到来

做好准备,等最佳时机到来时立即出手

方法65  获得最好的反馈

“差评”是你成长的营养品

后记

人就是习惯的产物。

这是瑞士哲学家安里·阿米埃尔的名言。习惯和“无意识地重复”相关联,而人生正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情绪习惯”“环境习惯”这些各个层级的习惯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关于这些习惯的深层构造,我在序章中已经介绍过了。

人是由习惯塑造出来的,伟大的成果不是靠暂时的行动得来的,而是从习惯中产生的。

喜欢才能做得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5种微习惯:轻松掌控你的行为、思维和情绪》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mj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