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个作家叫山本英子,她写了一系列关于物品断舍离的书,断舍离的减法哲学,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即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久减少一分负担,减少一次浪费,就恢复一分精气神,然后,翻开人生新篇章。
还有一本书叫《令人怦然心动的整理书》里面阐述的道理和山本英子想要传达的理念大致相同。那就是断舍离。还有目前很火的一个职业——整理收纳师,在深圳有一个群体专门服务于高净值人士,帮他们整理家中物品,每月收入不菲,起源都是在日本,日本女人在整理收纳这一方面不论是理念还是技巧俨然已经到了楷模的程度。
起初你看到断舍离以为就是非常简单的扔掉不需要的没用的东西,这个多简单啊。其实断舍离深层次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比如书里一个很打动我的点——扔掉让你不再心动的衣服。衣橱里总有一些衣服买来就没穿过,甚至只穿过一两次,并且也舍不得扔,在看了断舍离的书后,我的的确确从心里认同书里的——扔掉那些穿着并不会让你心动的衣服,腾出更多空间给让你心情更愉悦让你更美的衣服,剩下的整个衣橱都是让你心动的衣服了,每天换衣都能让你有个愉悦的心情。
对物品的断舍离判断标准:
1、这个东西家里还有没有,或者家里有没有类似的替代品,是否真的需要他
2、如果不需要它,那我要它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图价格合适那就不要买,如果是为了美,家里有没有合适的位置放它?
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物欲极大丰富,想买买买的很多东西通过网购很方便就可以得到,我们要有意识的摆脱过剩的观念,买东西是意识做完决策的产物,家里的物品整齐清爽了,其实你的头脑也会清清爽爽。
其他方面我们也需要断舍离,比如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认识一些新朋友,和一部分老朋友的交集越来越少,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朋友圈有一个筛选。我认为朋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可以互相带来情绪价值的,比如在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作为朋友的他能及时给你安慰和鼓励,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彼此分享快乐和难过的事,一起聊八卦侃大山,就算就久不聊天也知道彼此的心并没有疏远,一个电话打过去还是会陪你聊好几个小时。第二种是互相带来除情绪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比如你擅长A领域,他擅长B领域,你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认识对方的圈子,一起搞钱或一起提升工作能力,本质上是价值的互相利用,有的人不把这样的朋友当做真正的朋友,因为有的人他确实是抱着一定目的性和你交往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也正是因为你自身有优秀的亮点才会吸引别人和你靠近有更深的链接,其实不需要太把自己圈在一个框框里,多接触一些同样和你优秀但是在不同方向优秀且同频的朋友也是一种财富。第三种是精神导师类。我的男朋友即是我的恋人,也是我的引路人,在我工作没有方向的时候他会及时给我一些实用性的意见,在我状态不好的时候会鼓励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给我锦囊妙计,在我自满堕落的时候会鞭策我点醒我,当然朋友里也有这一类,他们不怕得罪你不怕让你不高兴,他们只会把你往好的方向引导。
同理,我们精力和感情有限,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在值得交往的朋友身上,慢慢把一些朋友从你的朋友圈化掉。疏离&不交往。我想出了5类需要断舍离的朋友:
1、总是负能量,总抱怨身边的人和事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抑郁患者除外),把你当垃圾桶一样倾倒他的负面情绪,长期会极大的消耗你的能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2、表面让你感觉他和你相处的很好,但是看到你好会嫉妒甚至并不会真正心里盼着你过好,表里不一,笑里藏刀 ,甚至背后诋毁你。
3、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回报,每次找你必定是想你帮他什么忙,当你暂时没有价值的时候就不会主动联系你 。
4、喜欢口花花,总是说的比做的好听,承诺的事情做不到,总爽约放人鸽子等,一两次还能理解和接受,但是总是这样,我的定义的总是五次以上,就会像环境好但菜很难吃的餐厅一样被我拉黑再也不会去。
5、不尊重底层人们,比如对服务员、外卖员、地勤、保安等态度都很不好,每一份工作和劳动都值得被尊敬,做这样工作的人儿也值得被我们尊敬,如果对他们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那说明我们三观不同,不适合做朋友。
手机照片需要断舍离,把有瑕疵的无用的照片放进垃圾桶,就会给有用的美好的照片腾出空间,你需要的时候找起来也高效许多;护肤也需要断舍离,不要被各种博主和商家的营销和各种套路所洗脑,一张脸一次吸收不了太多的精华,要相信极简护肤也能达到好皮肤的效果。工作也需要断舍离。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能量聚焦在什么地方,我们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