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青言
— 1 —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儿时家境十分贫穷,父母小学文凭,是名词中所谓的寒门。
写下此文时,我已大学本科毕业,母校是一所211一本院校;写下此文前,我读过一些文章,比如,关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关于阶级固化、关于寒门再难出贵子;写下此文的近阶段,我看过“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的一段视频”,我在母校的招生办做接线员的工作。
那位状元身家背景优越,父母是外交官,衣食无忧,视频中的一番言谈并未令我反感,很耿直,说的也是事实。他说:城市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有捷径。

近日,各省份高考成绩陆续出来,招生办接线员的工作也让我感慨颇多。我承认,在那个年纪,我没有他们大多数人的眼界与谈吐。我高中毕业填志愿时,什么都不懂,如何填报志愿、各大高校如何录取、有哪些大学不错、想去哪、想做什么……
现在的我才深刻地体会到,这就是另一个名词的表现——闭塞。
— 2 —
回头瞧瞧走过的路,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如何从一个阶梯跳到另一个阶梯。
小学是在村子里读的,年少贪玩,可成绩却出乎意料的好;初中是在县城读的,每学期成绩稳居第一第二;高中是在市里排名第一的一所贵族学校读的,成绩班级前15;大学是在中国南方一所省会大城市读的,成绩专业前5,幸而成功保研;再之后,即将去另一所省会大城市攻读研究生。

我努力地爬上一个阶梯后,发现自己和别人并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样的年龄,他们之前所接受的教育远优于我,他们的思维和眼界远比我开阔,他们的家庭给他们提供保障和支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我呢,小山村里出来的。没有见过大世面,没有去过游乐场,没有去过电影院,没有吃过稀奇古怪的水果,没有出去旅行过,没有学过英语,没有看过很多名著书籍……不单单是物质的贫瘠,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贫瘠,只知道好好读书,努力把题做对,至于其它,那么多为什么,为了什么,要什么,丝毫没有想过,也没有那个思考的能力。
小学同学最后读上大学的就三四个,无一本;中学50多个人最后也就十个左右上了大学,这其中,一本两三个;相对而言,高中同学有将近一半去了一本,家庭殷实,出路都不错。
初中和小学的大部分人都结婚养娃了,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或是出去打打工,过着守家在地、安稳的生活,也永远走不出那一片黑土地。
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分水岭,和很多人背道而驰,我越走越远,越走眼睛里看到的世界越大。
— 3 —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争论寒门到底还容不容易出贵子,而是想絮叨絮叨这个里层的东西。农村偏远地区相较于城市,教育资源稀缺,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教师资源。而不论从微观还是宏观层面,教育对个人、对国家都是很重要的。它成了很多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渠道,而高考成了这条路的一个独木桥。阶级固化,再加上资源分配不均,最终的结果会导致社会层级分化愈发严重,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社会矛盾增多,不利于社会稳定。
我关注到一个很新奇的现象,就是许多学霸级的人物,不仅长的美或是帅,能力也强,家庭背景也好,人际关系打理的井井有条……起初我在想,或许美貌与智慧是可以并存的。但现在觉着,有形和无形资产都是可以通过代际间累积的,比如财富、人脉、知识素养、眼界格局……而单单财富一方面就可以带来极大的优势,阶级突破靠的是几代人的努力。
而农村孩子呢,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四处奔波操劳,很难顾及到子女的教育问题。况且他们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大部分并不在乎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他们更在乎的是温饱问题,是眼前的利益问题。
所以,农村的孩子,他们即便在外求学,压力也很大,包括资金压力、家庭压力、学习压力,还有自卑敏感带来的人际关系压力。不是轻装上阵,而是长久负重前行,他们奋斗起来更艰难。
他们不敢胡乱选择,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为糟糕的结果买单;他们也不敢有所差错,因为有一步跟不上,这辈子就再也没机会了。

我是那个所谓寒门出来的孩子,刚刚走到大学毕业这一站,离所谓的“贵子”还有很远的距离。可是,将这个问题前后思索一番,突然觉着自己很厉害,这是一个上一秒还自卑敏感地觉着自己一无是处的人。纵向看,真的很厉害,从小农村,到小县城,到城市,到大的省会城市,单凭自己的赤手空拳,一路荆棘、一路蹒跚、一路不放弃。每一个起点,我都在人后,可下一个终点,我在人前。
所以,这一类“贵人”,你们足够坚强,足够努力,足够热血。觉着自己不耀眼,没关系,这一路,我们做自己的英雄!
我并不是说,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了,他们有很多虽然学历不高,却也靠自己的双手拼搏出一片蓝天;也并不是说,那些城市的孩子就不如农村出来的“贵子”努力了,相反,他们大多数也更努力更优秀,能力强,素养高;我是说,农村的孩子确实少了很多捷径,他们也确实足够努力、足够厉害、足够令人尊敬。
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是运气吧。
生而为人,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去把握自己能把握住的。谦卑却不自卑地迎接每一个到访的眼神,我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独立人格,在法律层面上,生而为人,人人平等。而社会呢,设身处地的考虑下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再分配吧!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均系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微博等。
― END ―
同类成长篇:《你努力的样子,真可笑》
纪实短篇:《我的傻妹妹》
短篇小说:《他们说,董小姐是个婊子》
短篇小说:《我睡了你,但没想睡你一辈子》
网友评论
英雄不问出处,会教才是硬道理
学历不限,城市不限。
学趣多老师招募
智者说:“你没有学会给予。”
穷人问:“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
智者说:“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六种东西——颜施:以微笑接人待物;言施:和蔼待人多说鼓励赞美的话;心施:真诚待人容人之过;眼施:以善意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谦让座位。”
感同身受,已经毕业快2年的寒门
出社会以后我发现我被原生家庭一直影响,我母亲是个工厂里的工人一辈子待在工厂,她想让我找个稳定的工作,服务行业也好,还是餐馆也罢,让我挣钱解决温饱问题,她说等我在另一个行业熬出头,她都死了,说等不起,先让我挣眼前的钱,能挣多少是多少,可是我现在二十了,我还有几年能折腾的,能努力的?我不想我到三十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还是个服务员,被人看不起,所以很纠结,而且我的形象还是中性化,以后找男的找女的我都不知道,活的很崩溃,后来我喜欢上了一个人,我想努力配的上他,但是他大学毕业家境艺术音乐世家 文青儒雅绅士我知道他不可能看得上我这种的 人 而且我和他之间差了十年 很自卑 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没有机会回去读书 我知道我和大学毕业的人眼界还有格局上差距很大 但是我又不想活在社会最底层 我到底该怎么办?
1.首先,这是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在财富上,知识的界面上可能会有差别,可是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吃着几乎一样的食物,只是我们的心态不同罢了。不同阶级,不同组织,以及不同人种,都会有成功的典范,也会有低劣品行的人,那我们就说他们是源于资源的匮乏,或是没有足够的条件造成的吗…
2.其次,你觉得我们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差异化很大,我不认同,城里也有吃低保的人家,村子里也有富得流油的门户,这个和家庭,和长辈没关系,因为存在着扶不起的阿斗和同样努力的农村小伙,这里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的信念,知识储备能力和你的所见所闻。固然,农村没有吃过肯德基,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飞机等等吧,但是你问问城市的孩子篱笆墙是怎么堆起来的,同样也少人问津,不要总看到别人的好,看不到自己的好,要时刻保持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才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追求与崇尚,小伙子,我很看好你,但你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才好哟!
3.最后,姐姐希望告诉你,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纵使脚上磨出血淋淋的大泡,我们也要无怨无悔的走下去,直到胜利的曙光向我们招手!
寒门出身,只能通过掌握核心知识和冒高风险才能走向成功,很残酷,但很真实
很厉害!
如果一路风尘仆仆,毫不懈怠的站到了那种高度,
再回到曾经出发的地方,遇见了多年前一起出发的但现在依然守在家乡的人。会做何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一年读2000本书,艰难的路是你的路也是好走的路。
给力
其实我和你差不多都算是寒门吧,但估计不致于你那么寒.
这个社会来说确实是绝对不公平的,又相对公平.所以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阶级差异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也很符合人性,这才是适合社会进步的.富人和穷人的孩子,确实未来差距会很大,但是努力确实能够改变些什么,特别是在这个信息这么发达的时代.对我而言,教育的本质是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这样社会的资源也就好分配了,其它人也容易被温水煮青蛙似的不会反抗.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安定了.著名的奶头乐理论指出这个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20%精英阶层和80%边缘化人群之间的矛盾,一个想挤进去一个不让你进来,毕竟这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不让下面的人有反抗的思想,现在我又不能采用愚民政策那么我就用一个奶头把你吊着,让你满足让你沉沦.其实,上层社会的子女会成功的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自身就很优秀,一直在努力.所以我想说努力吧,至少现在你要相信努力是有用的.然后就是不要抱有这个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幻想,因为符合人性的才是这个社会上的主流,而人性是自私的.
每去到一个城市,第一个跑去的就是那个城市的书城,每每结果都一样:无处不在的人。就算是工作日时候,也只是稀疏空出几个位子而已,经常会想“怎么就有那么多的人”!
你曾是我的全世界,不过现在我要去当别人的英雄了
马云还是农村的呢?还不是打造了互联网王国,开创了新时代!
寒门的Lynn拥有了绝顶的天资和智慧,祈求像自己富二代同学一样可以跻身名门,结果做回自己的“灰姑娘”。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一定要正视和面对自己的现实。“一考定终生”的门缝越来越细小。在狭窄门缝里挤压过的祁同伟和Lynn们,最终在肆无忌惮的贪婪里自取毁灭。
游戏的规则和裁判永远在豪门手中,寒门子弟可以入场作伴,但是切不可觊觎那一口金哨。否则,尸骨无存!!!
正黄旗的“免死马甲”永远与草根无缘。
那些信奉让少的更少、多的更多的犹太人在二战时可有福了。现在犹太人可不是老实多了。
一命二运三风水
四积阴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
九交贵人十养生
十一择业与择偶
十二趋吉及避凶
十三逢苦要无怨
十四不固执善恶
十五荣光因缘来
想请问作者,你认为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层次才能正视这种发自内心的自卑感呢
但是具体的,我个人的想法,还说不清,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协调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