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难以用语言形容这把来自宋代的玉梳!

难以用语言形容这把来自宋代的玉梳!

作者: 发现文化之美 | 来源:发表于2023-10-02 15:37 被阅读0次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吐槽现在古装剧造型的相关视频或文章,一身素白衣裳加上一根簪子就企图营造出女主的仙气飘飘。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女子装扮可一点儿不是如此简约的造型,即便是讲究简约美的宋代,无论是造型还是梳妆的工具都透露着精致和优雅。

比如这件宋代的缠枝牡丹纹玉梳,看完很能不产生想要拥有同款的心情,又有谁能想到一把梳子竟然可以美到不可方物。

这把玉梳是用和田玉制作而成,整体呈半月形,大小与成年人的手掌相似。

在我国玉器文物中大多数材质都是选用上等的和田玉制成的,传统范畴上来说和田玉就是指代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

而广义上来说和田玉是一类软玉的统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

玉的材质让梳发的女子会感觉到触手温润,古代女子梳头时还喜欢涂上桂花油用以定型,难怪会有一梳梳到底的现象了。

玉石的梳子再加上桂花油很难让头发不顺滑。

半月形的玉梳上面没有复杂的图案,只有缠枝牡丹纹饰,雕刻的三朵牡丹让这把玉梳更显精致。

缠枝纹是我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在很多瓷器上都很常见。

缠枝纹,俗称“缠枝花”,又名“万寿藤”。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

缠枝纹约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

缠枝加上牡丹更是女子最钟爱的两大元素。

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

在宋代被人们称为“富贵之花”。成为器物、服饰、瓷器等”上的流行纹饰。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于牡丹的赞美,是从来都不吝啬的,全是赞美之词,诗词、歌赋、书画艺术,无一不把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

最熟知的是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这么多人的赞美下再加上本身花样繁多,颜色艳丽,牡丹能成为“花中之王”也是情有可原了。

所以这把缠枝牡丹纹玉梳一定也是饱含着希望使用之人富贵安乐的美好愿望。

可能会有人疑惑一把梳子为什么要做得如此精致,那是因为在我国古代梳子的作用可能不仅仅是用来梳头还用来作为头饰插在发髻上。

我们从唐朝的仕女图中经常能看见女子头饰中就有半月形的梳子。

相关文章

  • 飞泉鸣玉

    形容声音圆润婉转,悦耳动听。出自宋代楼钥《飞泉漱鸣玉诗》。

  • 安宁|与神对话

    喜欢到微博里去收藏图片,刚刚很多图片惊艳到我的眼睛。好美,语言难以形容的感觉。形容不出全部用“好美”来代替。就像听...

  • 玉梳

    春夜,寻得一把玉梳。空气清冷潮湿,忽闻雨至。煎鱼待客,贪杯夜更深。遂让其留宿家中,秉烛长聊。 客从塞外来,入关不过...

  • 玉梳

  • 经典宋词节选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宋代: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

  • 经典宋词节选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宋代: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

  • 油菜花开

    仙女解开一头金灿灿的秀发,用春风这把梳子开始梳呀梳:良心堡镇的油菜花开了! 远远的空气里传送来一阵阵芬芳,然后就看...

  • 玉梳(临摹)

    本周身体原因属于阵亡状态,周末草草画了一幅,懒得削笔导致画面粗糙,期待赶快好起来。 第一张完成图,后面七张步骤图。

  • 诡玉梳

    一、 大学寝室有一哥们儿,姓吴,苏州同里人。 老吴头儿为人低调随和,处事谦逊有礼,像潭波澜不惊的水,给人一种极有家...

  • 李清照独上兰舟,为何要轻解罗裳,难道兰舟不是船而是床?

    如果用诗词中的句子来形容一个人的愁苦难以消除,很多人应该都会想起宋代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难以用语言形容这把来自宋代的玉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ps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