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

作者: 东方浪涛 | 来源:发表于2024-06-05 12:04 被阅读0次

忙,但是还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学着挤时间,来读书。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将莫言《蛙》看完了。

曾经的计划生育,从开始时,我就能看到村子里,因为搞计划生育发生的一些纠纷和当事人的情感起伏。因为那时自己还小,对于这些,好似看戏一般,没有多少的想法。好似只是因为当事人,是以弱者身份出现,让我感到同情和怜闵。如果是在以前,我可能会对《蛙》中的姑姑进行痛恨。现在看这本书,不但没有痛恨,还感受到了姑姑骨子里的善良。

姑姑,在那交通不太发达的情况下,骑着自行车,用新式接生法接生了10000多个孩子,这是多么大的善举。但可能因为后面的计划生育工作而让人们忘记,只记得在搞计划生育工作时“魔爪”。事实上,当姑姑带人追赶超生孕妇时,大家的小动作姑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姑姑计划生育工作,有许多无辜的妇女因为医疗事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姑姑后来也感到内疚,以致于路过蛙塘时,被群蛙攻击......这也许是良心的不安。

《蛙》中的我,小蝌蚪,也是比较懦弱。在姑姑和单位围剿老婆王仁美时,自己也是无能为力,甚至还对老婆王仁美有些反感。可怜的王仁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是想生一个孩子......小狮子是姑姑忠实的粉丝,也是姑姑计划生育工作的“帮凶”,婚后好长时间小狮子没能生出孩子,最终小狮子让自己曾经的养女为自己代孕......

随着参加工作,自己也成了家,当然也遵守着计划生育政策。也可能因为自己有个儿子的缘故,对于生二始,也不是多么的渴望,一直也就没有再生。以至于后来,也受到亲戚和老婆的指责。其实,身边不少的人,都在钻计划生育政策的空子,生了二胎。后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时,想着会出现生育高峰,没想到放开后,人们反倒不愿生了。

《蛙》免强看了一遍,看的也不是很仔细 ,随后有时间把这本书再细细看一下,多吸收些有用的东西。书,还是要继续看,文章还是要继续写,只有大量的阅读,大量的写作,才能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太小,要想有所进步,必须加大阅读量,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关文章

  • 读《蛙》有感

    久仰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大名,在这种追慕的心理下,我拜读了第一部莫言先生的作品《蛙》。《蛙》主要讲述了高密一带...

  • 读《蛙》有感

    周六下午在办公室开一个小会,写完稿子我们就在那里唠嗑。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聊到了当年的计划生育,旭哥给...

  • 读《蛙》有感

    以前对于莫言,一直知之甚少,只是看了《红高粱》电影后才知道有这位作家,至于他有哪些作品却无心问津,以至于对于...

  • 读《蛙》有感

    很久没有完完整整的通读一本书了,用了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蛙》,却觉得全书和蛙的联系太牵强,只是因为蛙和人的相...

  • 读《蛙》有感

    《蛙》是以19世纪60年代东北高密乡计划生育政策下为背景的一部悲剧小说,在鼓励生育的年代,姑姑是人们心目中的送子菩...

  • 读《蛙》有感

    前几天拜读了莫言先生的《蛙》,读完心中很沉重。总觉得该写点什么了。 我的家乡,在豫西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我出生前后...

  • 读《蛙》有感

    小说《蛙》主要讲述了, 乡村女医生万心(小说叙述人蝌蚪的姑姑) 的人生经历, 在描述计划生育进程的同时, 塑造了一...

  • 读《蛙》有感。

    最后姑姑嫁给了那个捏泥人儿的郝大手,后来姑姑年纪大了。 嘴里念念叨叨说着: “孩子...

  • 读《蛙》有感

    说来惭愧,这不是真正意义地读,而是听。不知从何时起,读书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好在还有听书的习惯,勉强算是一...

  • 杂感——读《蛙》有感

    我是一个不会也讨厌从众的人,这是我的一个怪癖,总觉得跟从大家的脚步很俗,虽然我自己本来就是是俗人,可能因为矫情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蛙》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ru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