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似水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似水

作者: 修心筑本 | 来源:发表于2024-06-07 07:37 被阅读0次

    帛书版: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①,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②,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传世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版本重大差异:

    ①有静:传世版为“不争”。“利而不争”则有为的意味居多,“利而有静”,则无为的意味居多。水本自有静而安定的属性,《庄子》说水“内保之而外不荡”,只要停止下来,就能长久保持静定的状态。而如果说水奔忙着去“利而不争”,便与其静定之性相违背了。况且动荡之水,往往还有凶险的意味在其中。

    ②予善天:传世版为“与善仁”。“予”和“与”都有“给予”的意思,但“天”与“仁”相差甚远。《道德经》全文对“仁义”并非持肯定态度,且第五章直言“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此处当取“予善天”,给予也要顺天应物,符合对方所需,而不能强行施与。

    直译1:

    最上乘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之“善”在于,有利于万物而又安然守静,处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与道很接近。居住之“善”,在于依托大地。用心之“善”,在于渊博宽广。施予之“善”,在于顺天应物。言语之“善”,在于坦诚有信。为政之“善”,在于安定无为。处事之“善”,在于发挥所长。行动之“善”,在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争,所以从来不会有过失

    直译2

    道之无为不争的至善美德似水。水之至善美德在于利益万物众生而虚静无为,处于众人厌恶的卑下之地,所以有形之水的至善美德最接近于无形之道。“利万物而有静”的无为不争之至善美德表现在:与万物相处时应厚德载物、谦逊卑下;心胸应涵养万物、清静包容;施予应像天生万物、不彰其功;说话应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为政应万物自化、无为而治;处事应随物成务、和光同尘;行动应与时偕行、不失天时。正因为不争,所以才不会有过失。

    解读摘要:

    知乎  道一经典谈

    上善若水章:天地的德相最近于道体,水次之。天地修到无私位,水修到上善位。天地无形无相,水无形有相。虚空是无,水是有,但水因为无形,随方就圆,没有固化,没有边际,依然是妙。妙是第一善因,水是有相之物中的第一善。上善几于道,有相无形故,若水无形无相,则与道体无二无别。玄德无形无相,胜于上善。

    天地的品德已经阐述,再阐述万物的品德,万物中以水为最佳代表。在道宗中,水是“太一”所生,与道最近。世人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这是误导世人的邪见,自私只是“疑似本性”,而非究竟本性,混淆二者区别会带来致命的错误结论。天地的本性是无私的,万物的本性是最善的,老子再次以水的上善为例来驳斥自私是万物的本性的陈词滥调。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阴,冲气以为和”,万物都是阴阳二气在冲和态中诞生的,这是第二生缘,即“因和而生”。万物“因和而生”,怎么会相争呢?这是一个悖论,那些以动物世界弱肉强者为“铁证”的世俗学派(荀子、韩非是继承者)没有看到万物之中包含动物世界的“和”(不争)的本性无处不在,只是闭眼不见罢了。老子总是讲事实,不会凭空说教。

    人世间缺乏善,更缺乏上善,人们处于对善的饥渴之中,呼唤善,更呼唤上善。世人不应对人世间的善失去信心,上善必将普润。人的和性并未失去,万物的和性并未失去,只要看看水的品德就完全明白。老子举出水的十善德相,内三德相和外七德相,证明水是善中之善。道宗说“太一生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水是万物的本原,科学家说生命来源于水。老子后面则进一步说水是至柔的代表,今天科学家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寻找水,找到水就能找到生命,找到地球人的伴侣。生命与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生命从水中产生?估计与水的至柔有关,生命不是来自于刚强,而是来自于至柔。和是至柔的表现,至柔使生命成为可能,狂妄者却违反守柔的生命本性。

    在世间学派和智者普遍以“弱肉强食”作为“自然法则”的强大国际舆论(世俗舆论)面前,老子却悄悄的开始认真观察自然界,观察万物的本性,甚至从万物的前世今生来观察,包括从分子原子层面,任何一点信息都不遗漏。水具有至柔的和性,善利万物而不争,因为水是未显形,未固化。水虽然称为万物之一,实际上与万物不同,万物都显形了,水却无形,这是至柔的和性的显现。有形则不妙,无形则妙。因为无形,又可显一切形,方形、圆形都可以。水满足生命的饥渴是第一德相,往低处流,安住在最低处是第二德相,不与万物相争是第三德相。水是宣道的使者,有水则有道,有道则有生生不息的大德。道生万物,在万物中还有宣道的使者,令万物恢复和性。之外水还有外七德相。水是“善利不争”,身体需要水,修心需要水。《道德经》的宗旨是“道妙德善”,这是华夏文明和文化的精髓。德善不是来自于外加的强迫性,而是内在的道妙的自然涌出。《道德经》开始几章就直奔不争、无私、善利的文明主题,这是老子的本怀。

    此章分四段。上承接“不自生”、“后其身”、“外其身”的德相,下章阐述人的品德地下,前后一贯。

    第三段译文:

    居善地,水的第一善是以不争之地为善地,居于最低处。

    心善渊,水的第二善是以清静虚灵为心,渊深静澈,含藏无量,虚、静、深、广、大、澈、藏、灵八相俱足。

    予善天(与善仁),水的第三善是以仁爱博施的情怀与万物相处,如水善利谦下,相爱而无仁德之念。

    言善信,水的第四善是不言而善信,真心相接;止水如镜,照物见真。

    正善治,水的第五善是一际平等,实现公平正义,行政者以平中准的水德治理则为善治。

    事善能,水的第六善是具有创造生命、普润万物的大能。还具滴水穿石,用志不分的强大坚持力,以柔克刚的柔性力。

    补充译文:世人效法水德则万事井然有序,任万物生生不息,凫短鹤长,各足自性;任万民父慈子孝,和洽相爱,子孙祭祀不辍。

    动善时,水的第七善是有求必应,众生干渴则从天而降,万物所需之时则从地涌出。

    第四段译文:

    唯有不争,近不受人责,远不遭天谴,断案的神兽不会抵触它。

    补充译文:水静则不争,动则善利。以天下之至柔,战胜天下之至坚,因为有不可摧毁的内在本性。怡然自得,在方能方,在圆能圆的水德自然而成。

    老子他说

    我们若从儒、佛、道三家的代表圣哲来看水的赞语,也正好看出儒家的是精进利生,道家的是谦下养生,佛家的是圣净无生

    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个人感悟:

    上善若水也好,上善似水也好,有静也好,不争也罢,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其实回归这章的本心,如何像水一样为人处世,才是修道的不二法门,第一次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解读,即“十善德相,内三德相和外七德相”,特别受益,所谓相由心生,我们如何如水一样的心态来看遍世间,是真切的需要修行的道理,不争亦争,返璞归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八章:上善似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ru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