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低的食物,不一定最减脂
很多人开始减脂控制热量,会把低卡作为食物选择首要标准。但低卡的食物,并不一定能帮你控制热量差。为啥?因为没有长久的饱腹感,最后你饿的时候还是会吃。
不单纯选择低卡的食物,而是选择有长久饱腹感的食物。
举个例子,喝水、喝汤之后的饱腹感,这是暂时饱腹感。这类食物很容易被消化排空,虽然刚吃完很饱,一会就饿了。而长久饱腹感才能维持一个人的精力旺盛、食欲稳定。一般高纤、高蛋白、富含一定健康脂肪的食物,更容易提供长久的饱腹感。
想要长久的饱腹感,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均衡,简单说就是三大营养素都要有!不同食物在胃中的分解速度不同,可以保持肠胃内充盈感的长短也不同。三大营养素当中,胃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速度最快(1-2个小时),蛋白质次之(2-3个小时),脂肪最慢(3-4个小时)。
无论三餐中的哪一餐,吃够蛋白质、增加膳食纤维,适当增加健康脂肪,这样才可以在保持热量差的同时,有很好的饱腹感哦~
“饿了想吃”这是人体最基本的运转方式,跟毅力没关系的!人类在饥饿面前没有自制力的,所有人都一样。
前几年大家可能会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讲“牛油果和奇亚籽很健康,适合健身吃“,后来又出现了一些辟谣文章,说它们的热量高,脂肪高,不适合减肥吃。
为啥这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被捧成超级食物呢?
牛油果是少数富含单不饱和脂肪的水果,单不饱和脂肪可以帮助减少血液中不良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还能身体细胞的发育和维护。除此之外,它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E是什么?抗氧化小能手啊
而奇亚籽被宣传最多的就是高纤增强饱腹感,营养丰富以及富含Omega_3。绝大部分属于非水溶性纤维,可以完整的通过人体消化系统,所以吃进去饱腹感很强,也有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消化的功能。
奇亚籽和牛油果的热量确实很高!热量高,并不代表这些食物就是骗子。
衡量一个食物减脂期能不能吃的标准,不应该仅仅是热量。要控制热量,但营养更重要。
「营养」保证身体机能可以正常运转,正常运转的身体、才能正常新陈代谢;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大家过于依赖一些“0卡“食物,它们不适合作为饮食的主体,更多是辅助。
超级食物的标准是什么
超级食物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但通常都有2个特点:一是营养密度高,第二就是含有一些比较稀有+重要的营养素。
营养密度高意味着,它们可以用更少的热量,提供更多的营养。比如很多超级食物会含有大量矿物质、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是否有足够多的营养,可以帮我们判断一个食物的热量,到底对身体有益/还是垃圾热量。举个例子,都是100大卡,100大卡的蓝莓和100大卡的蛋糕,可以为身体提供的营养差别太大了。
但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两个“负面案例”牛油果和奇亚籽,并不是“热量低+营养高”就是超级食物。有些超级食物之所以超级,是因为可以提供其他食物中比较稀有的营养。比如对于吃素的人来说,藜麦和鹰嘴豆就是2种可以提供"稀缺"营养的超级食物,鹰嘴豆中有叶酸,而藜麦是植物类食材中少有的含9种氨基酸和完整蛋白的超级食物。
不过也希望大家明白,超级食物这个概念和营养补剂一样,他们会给身体带来营养,但绝不是神药,更不是减肥药。换句话说,食物就是食物,无论是欧美国家流传过来的超级食物,还是我们的一些滋补养生圣品,都没有必要神化。
中国胃,如何多吃超级食物
因为超级食物这个概念算是欧美带起来的,很多国外流行的超级食物应用场景非常的西餐化。
那我们中国胃如何在饮食中,增加超级食物呢。比如我听说很多人买了奇亚籽和藜麦回家,吃了两次就弃掉了..
1, 选择更贴近中国饮食的超级食物:比如蓝莓、巴西莓是非常好的超级食物,但我们中国的枸杞其实也同属于莓果科,营养价值不比蓝莓巴西莓差。
2, 用中式的方法去烹饪,或者替代一些中式饮食习惯的食材:我们买回来很多超级食物,会下意识的去做一些西餐菜式,但真的很难吃习惯。如果用他们替代我们已经很熟悉的食材,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比如藜麦,完全可以代替小米跟大米一起做成杂粮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