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张海萍 高级四期 山西晋中 坚持分享第1072天 2021年1月30日 周六
关于倾听,特别喜欢卡尔•罗杰斯说的一段话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前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所有人都会特别喜欢并渴望这种感觉吧。
生活中,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做到这样的倾听,也希望自己在倾诉时能得到高品质的倾听。
那具体怎么做呢?
在和人互动时,我们如果能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呈现并反馈对方的状态,对方就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收获,思路变的清晰起来,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具体分析,其实倾听是有步骤的:清、照、现
清:清空自己。就像把镜子擦干净一样,如果镜子本身不干净,那呈现的东西必然会是变形的。
照顾好自己,在自己状态好的时候才更有能力陪伴倾听他人。
可以静默一分钟左右,做个小小的放松,告诉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另外,在倾听过程中时刻有意识的觉察,镜子是否又有了灰尘,是否又带有了自己的主观看法?比如在担惊受怕,想要品头论足,想改变对方等等。
照:照见事实。
倾诉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像摄像机一样清晰记录下对方倾诉的内容,是件很有挑战,很不容易的事。
全身心的陪伴,不仅人在这儿,更是心也在这。
对自己没有听明白的可以插话,邀请对方做些说明。
感受对方的感受,体会对方的喜怒哀乐。
现:呈现理解。
向倾诉者反馈自己的理解,可以是对倾诉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有对倾诉者本人的知觉、感受、在意、渴望、看重等等的理解。当然理解的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向倾诉者传递我们的在意和理解对方的渴望。
清、照、现,在整个倾听过程中并没有明晰的界限。
高品质的倾听能力背后,是清晰的自我边界和对对方的充分尊重。
时刻觉察,有意识在事上磨,在生活中无数倾听的机会面前不断成长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