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扬是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个让我头疼的孩子。上课时他要么自己玩,要么跟同桌玩,甚至能跟离得很远的同学玩,只要目光能到达的地方,他都可以玩:或挤眉弄眼,或窃窃私语,或埋头捣乱,上课突然摔倒是家常便饭;下课,不是玩枪战,就是玩打架,要么玩“飞桌走凳”……无论春夏秋冬,只要下课,他一定是满头大汗地进教室。每天被不同的孩子告状,被各科老师投诉,考试还时常给老师带来“惊喜”:时而名列前茅,时而落入深渊。我和班主任吴老师为他的座位伤透了脑筋,他到哪里,哪里就波翻浪涌,不得安宁。最终,他成为了老师的同桌——坐在了讲台旁边。
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席卷了整个姜堰,从座位开始变革,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作为小组成员。享有优先选择权的是孩子们推选出来的12名最受欢迎的学生。
起先,我看见子扬在嘻嘻哈哈,正偷偷地拉着旁边孩子衣服上的小装饰,旁边的那个孩子正用手轻轻地推开他,脸上已经露出不愉快的神色,而子扬视若不见,乐此不疲。
小组成员很快被选掉了一大半,子扬还被留在讲台上,他不再做小动作,而是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选人的同学。可惜,直到最后,他依然没有被人选走,他咬着嘴唇,拼命地睁大眼睛,默默地跟其他三个没被选走的孩子并为一组。刚坐到位置上,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嚎啕大哭起来。
我跟吴老师偷偷地笑了。等他哭完,情绪稍微稳定下来,吴老师问:“子扬,你为什么哭?”他低头不语。我问他是不是有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他连连点头,却不看我。我接着问他:“是不是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一起疯玩的伙伴,平时的好朋友都不选你?”他不住地点头,然后又哭了起来。我安慰他,让他别哭,并答应帮他找到原因。
吴老师把刚刚选人的孩子们都喊了起来,让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不选子扬。第一个孩子带着批评和嫌弃的语气说:“他打人,有暴力倾向。”我赶紧说明:“我们不是开批评大会批评张子扬,我们是要真诚地帮助他。”第二个孩子语气明显友善了:“他要是上课不影响别人就好了。”后面的孩子也依次说明了自己不选子扬的理由,我问子扬是否同意同学们的话,他擦着眼泪,轻轻地说:“他们说得对,我会改的!”吴老师问大家:“要是张子扬改掉这些坏习惯,你们会选他吗?”“会!”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从那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看到子扬都努力地控制自己,当他准备做“坏事”时,旁边总有人用眼神提醒他,然后,他会脸红,赶紧做“对事”。慢慢的,他真的改掉了好多的坏习惯,成为了班上小朋友的榜样。
孩子在自身的荣誉感和羞耻感被唤醒后,进步是飞速的。有时,来自同伴的批评鼓励或监督,作用远远超过老师。学习共同体正是发挥了同伴的作用,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各种积极情感,努力在集体中成就最完美的自己。我想,一定会有更多像子扬一样的孩子,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下实现自己完美的变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