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若夏花# 今晚的一个“突发事件”。写完作业,花生说:“妈,待会儿有时间,我想和你聊一件事,这事我跟谁都没说过,跟老师也没有。”
四年级的男孩开场白越来越不一样。
我:“我随时有时间,你愿意什么时候聊?”
花生:“那就现在吧。”
于是他和我分享了一个社交困扰,简单来说就是持续被固定的人打小报告。他问我能不能替他去找老师告状。
❤️❤️❤️
我和他一起:
️梳理了客观的情形&他人的行为,这两个部分是不可控制的,但是可以为了解问题构建全貌;
️梳理了花生的解读&回应,这是可控制的,与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息息相关(而不是一边讨厌一边在以牙还牙中把自己也变成了那样的人);
️探讨了不同的解读和回应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
️探讨了不同的回应所需要承担的结果,以及我可以提供的支持。
花生说到一个很好的点:如果是因为原则问题被告状,他可以转化视角,做得越来越好。
但是,他卡在:如果是被对方找茬(我们举了一些具体事例),他有时会因此受罚抄班规,对此他很苦恼,觉得不公平。
我说:这种情况我和你一起抄。
他说:啊?那我不就连累你了吗?
我:我不会替你解决问题,但这是我作为妈妈愿意为你提供的支持。
最后,我们通过一场令我啼笑皆非的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化解了他的情绪。
❤️❤️❤️
我是一个小事糊涂的妈妈,平常也有脾气,偶尔还跟他胡搅蛮缠一下;但是在大事上绝对清醒,尤其是与自尊自信以及情绪健康相关的事情。
不过大事的处理说来也简单,无非就是:倾听情绪+发展能力。最难的,还是“信任”:我是否相信自己?我是否相信孩子?我是否相信人生?我是否相信问题?
#花生妈妈所思所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