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所遵守的诺言符合于义,说的话就能够兑现。恭敬的态度符合于礼,就能够远离耻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试解
论语里多次提到了“信”,这也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在本章中有若对“信”加了一点延伸,就是讲信用要接近于大义,不能一味的讲信用。例如遇到国外间谍时威胁我们帮忙做事,迫于无奈答应了,之后我们就不用去实现这个,而应该去寻求国家的帮助,告发他们。
对待他人态度应该恭敬,但是也应该符合于礼节,不能用近乎谄媚的方式去体现恭敬,这样就显得耻辱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种在领导面前谄媚似的恭敬,就是不知道恭近于礼的礼,这就导致了耻辱。
在遇到重要事件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依靠亲近交往深的人。因为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可能会给出不合适的意见,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就会对我们的决定做出干扰。相反的,如果是我们亲近的关系深的人,他们更了解我们,给出的意见建议也会更贴近我们,所以就更靠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