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毛泽东诗词赏析(六十三)

毛泽东诗词赏析(六十三)

作者: 阮喜军 | 来源:发表于2022-11-07 06:40 被阅读0次

五律·看山

近现代——毛泽东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赏析:

毛泽东对于杭州湖山景色,情有独钟。他对湖西半月形的群山,犹有兴趣,不止一次登上灵隐之北的北高峰。远眺西南诸峰。《看山》这首诗便是在1955年北高峰登眺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首联写观赏山水风光的经过,言次数之多,表示游兴之浓,衬托山川之美。诗中说“三上北高峰”,所谓“三上”,不必理解为三次登上北高峰,古人常以“三”表示多,这里也可以作多解。实际上他也的确多次登览。他登上高峰之巅,环视杭州,一望无际,于是次句曰:“杭州一望空。”这“空”字并非虚无之意。

颔联写登上北高峰后视力所及的景色。“飞凤亭”和“桃花岭”都是极目所眺的杭州美景,诗人把视线从旷远的天际,收回到西南诸峰,并选取几座山入诗。一句写一座山,巧借山名作对,并构成诗的意境。依次写了宝石山、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飞凤对桃花,虽不甚工,却合律,却较富于动态。扇子与美人,本乃天然成对,倘若用在句首,可以不动,以美人对扇子,既粘又对。

颈联用拟人手法表达看山主题,写“扇子岭”和“美人峰”两处胜景,并借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冷去”“来”和“去”都是语助词,无义。这里只剩下一“热”一“冷”,其义并非指气候的炎热寒冷,而是含有遥深的寄兴。切合当时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

尾联写出作者下山时轻盈的步履与心境,闲适自然,别有意蕴。“晚鹰飘飖而下”表示欢迎。“晚鹰”何所指?诗题曰“看山”,其前所写诸景皆山,紧扣着山,十分切题。以此推断,晚鹰应当指山,或即指灵鹫峰。灵鹫峰又名飞来峰,在北高峰南,灵隐寺前。

相传天竺(今印度)高僧慧理登此山,灵鹫,鹰属,为了押韵,目为晚鹰,自在情理之中。作者登北高峰,傍晚下山,取道灵隐寺前,正有飞来峰迎于路侧,应正合当时看山实际。况且毛泽东最反对胶柱鼓瑟,呆板地以山名原封不动地入诗。

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一首游兴诗,是他在南巡杭州时三次登北高峰后的闲适之作。全诗平和起笔,轻盈收韵,朗朗上口,功力深厚。

相关文章

  • 毛泽东诗词赏析(六十三)

    五律·看山 近现代——毛泽东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

  • 毛泽东诗词赏析(一)

    毛泽东的诗词,首先他文采很好,再一方面,他的诗词格局很大。他的文学作品当中,超越古往今来文学家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

  • 毛泽东诗词赏析(四)

    毛泽东诗词近百首,都是气势恢宏,胸襟开阔。这首《卜算子·咏梅》也是一首气度非凡的词。这首词当中的意境非常优美,当时...

  • 毛泽东诗词赏析(四十)

    七绝·观潮 近现代——毛泽东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赏析: 诗人写的...

  • 毛泽东诗词赏析(六十)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近现代——毛泽东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

  • 毛泽东诗词赏析(二十)

    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毛主席的《诉衷肠·赠周恩来》这首词,下面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词—— 诉衷肠·赠...

  • 毛泽东诗词赏析(十九)

    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毛主席的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下面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词—— 西江月·...

  • 毛泽东诗词赏析(三十)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近现代——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

  • 毛泽东诗词赏析(七十)

    渔家傲·反第三次“大围剿” 近现代——毛泽东 并进长追夸伟略,腥风久欲昏河岳。 三十万人齐逞虐,情更恶,三门主义烧...

  • 毛泽东诗词赏析(五十)

    七绝·屈原 近现代——毛泽东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赏析: 这首诗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泽东诗词赏析(六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cv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