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的定义:
- 所谓重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程序的内部结构。
- 重构是一种经千锤百炼形成的有条不紊的程序整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整理过程中引入错误的概率。
- 本质上来说,重构就是在代码写好之后改进它的设计。
为什么重构:
- 优秀的代码和架构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完美的。而是随着设计者的经验成长而进化,而进化就是对代码的修改。保持代码易读易修改又是其关键,重构就是做这件事的。
良好的设计是怎么产生的:
- 设计不是在一开始完成的,而是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逐渐浮现出来的。在系统构筑过程中,学会不断改进设计。这个“构筑-设计”的反复互动,可以让一个程序在开发过程中持续保有良好的设计。
重构的理解:
- 重构不等于大刀阔斧的改革,更像是润物细无声。
- 《重构》,更像是一组代码编写规范,让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好的代码,在以后,尽量写出没有“坏味道"的代码。
- 代码重构需要付出一定的额外时间,但它不是额外的工作。
- 应该去追求编写人能够读懂的而不是仅机器能够读懂的代码。
- 软件不死,重构不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深入地理解架构、理解业务、理解需求,减少因设计失误而导致徒劳无益地反复重构。
- 重构也是有成本的,所以应该思考如何降低重构的成本。
- 重构需要一套测试集为其提供保证。
- 重构有一系列的重构手法,重构的过程就是对这些手法的组合运用。
- 识别坏味道、测试先行、行为保持的变更动作。
- 《重构》一书的关注对象是代码,但重构对于系统设计也有巨大影响。
《重构2》的“十六字心法”:
- 旧的不变,新的创建,一步切换,旧的再见。
软件开发的匠艺:
- 对“正确的做事方式”的重视。在一个浮躁之风日盛的行业中,很多人会强调“只看结果”,轻视做事的过程与方式。然而对于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士而言,如果忽视了过程与方式,也就等于放弃了我们自己的立身之本。
- 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
- 磨刀不误砍柴工。
哲学:
-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