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扬州大学听了一场郑桂华的报告。
细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细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网上有这样的报道——
郑桂华在《中国教育报》的采访中说过,让学生找哪里是比喻,哪里是拟人……这样教语文,就走进了机械肤浅地诠释课文内容、零碎地教授课文知识的模式。教语文,要在两个向度上开展语文教学探索,一是发掘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二是追求知识基础上的能力背后的规律,将这两个目标在课堂中重点探索。
课堂重在锻炼以语言为载体的理解力,判断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相应的思维能力。学生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进入人文熏陶和价值观点的培养。
请注意“发掘”和“过程”这两个词。这是许多人忽视或浅尝辄止的两个任务或动作。
以《爱莲说》中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为例。许多老师只负责解释它的语意,最多能解释清楚“亵玩”之意,然后是让学生会背、会默写。
一般情况下,老师不去深解。
但郑桂华的课例中,将此句做出了莲花“凛然不可侵犯”的深度挖掘。
试着想象一下,一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它对于环境的一种选择或拒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她高于它物、凌于它物,甚至远于它物的形体状态、精神状态。
这样想,我们马上能联想到人。
有一种人,他就能在世俗中超脱,在污浊中独立。让别人去远观,不让庸俗之辈、贪婪之辈、污流之辈靠近,既是他有意而为之,更是体现他把持自己、保持高洁的一种超然能力。这样的品质,别人自然“不可亵玩”。这当然是他的“凛然不可侵犯”、“凛然不敢侵犯”。
把“他”改为“她”,把荷看作一位气质高雅、清纯洁丽的女性,似乎更合适。想想有这样的一位女子,洁身自好,傲然独立,你除了只能“远观”,敢去“亵玩”吗?
细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凛然不可侵犯”就是从荷身上,从文本当中挖掘出来的精神品质,这样的挖掘过程,就是进入价值观点的培养路径。
如果没有这种挖掘,没有这个舒缓的解读过程,即便是用PPT呈现出来,那一定是几个字而已,学生一定不能领会与吸收。
王君从“辍耕之垄上”挖掘出“这是一种活法”。
黄厚江概况出了“在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的过程。
……
这些人,都在引领我们去思考去学习。
2018.12.2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