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现在几乎所有的公司、机构一样,大学院校不愿意错过区块链的淘金热。
在大学,学生对区块链相关课程的需求激增。2014年,纽约大学的斯特恩商学院成为第一所提供加密货币课程的主要学术机构。现在,世界上近一半的顶尖大学都在开设区块链的相关课程。学校之间相互竞争,各有各的议题和课程,争抢着和知名科技企业合作。
不过,大学院校应该谨慎地对待区块链。与虚拟现实或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不同,区块链的教学有一系列独特的挑战,使教育项目的策划变得尤为困难。区块链目前被看作前沿热点,大学院校赶在风口浪尖实施区块链教学项目,面临着一定风险——这些项目可能会被淘汰,导致学生负债,并且没有办法提供具有长远价值的教育。
关键的问题是,区块链确实难以正确地进行教学——在这一领域,没有既定的课程,几乎没有教科书,而且充斥着错误的信息,因此很难判断哪些内容是可信的。
网络数据交换规则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很难区分白皮书(指代官方文件)和现实之间的区别。区块链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注,特别是人们认为它是奇迹般出现的新前沿,而非计算机科学数十年才有的研究产物。
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网络安全研究员马特·布雷泽(Matt Blaze)指出,推行区块链行业的专业课程,是一些工程学校专业化发展的一部分。这些概念在官方文件中听起来的确不错,但现实与他们的承诺并不相符。尽管用心良苦,但发展趋势会将学生挤入狭窄的职业道路。
为了避免此类误区,大学不得不打破常规——这涉及了三大工作。
1 .注重核心概念,而非技术的前沿性
2 .引导学生了解真正的行业需求
3 .创建流程严格的课程
学习一门主题不断变化的学科,其关键是专注于核心概念,并忽略当下热门的、但不相关的论题。就区块链而言,这意味着学生要对安全工程、密码学、控制理论,以及人们作决策的心理和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到目前为止,科技界已经口头提及这些点,但并没有很重视——尤其是最后一点。虽然区块链是一门专业技术和数学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想用它构建任何有用的东西,还要对人类的行为有广泛的了解。
其次,大学可以帮助区块链企业家和开发商,再次关注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此,学校应针对不同的职业路线制定教育计划。区块链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与法律、工程和金融等行业交叉,因此,分析和控制其影响需要从多种角度去看待。
最后,为了跟上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教师需要每学期至少更新80 %的教学内容。少一点都不够用,也不会有意义。例如,上学期的重点本来是实用代币(Utility Tokens),但这学期的论题已经转向了证券型代币(security tokens)。密码编程、集体决策过程和数据系统都在迅速发展。光这些还不够——他们要关注开发专员、企业家和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积极研究的问题。大学能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驾驭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
区块链行业也可以从更多的学术参与中广泛受益,因为当私营企业没有考虑公共利益时,大学就能作出重大贡献——他们会研究安全性、稳定性和基础设施等基础问题。大学院校对区块链发起的研究,可信、可靠,没有利益冲突,能让每个人都从中受益。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智能观的公众号:zhinengguanym,里面很多方法论、干货与前沿思想等文章。在对话框回复:编码书,获取儿童编码相关书籍。有关前沿教育的问题,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来源:VB
作者:Tarun Wadhwa
智能观编译
—完—
声明:
编译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行业新思想、新观点及新动态,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智能观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