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拿来主义——从模仿到再造

拿来主义——从模仿到再造

作者: 果园里的耕作者 | 来源:发表于2024-03-19 00:05 被阅读0次

    记得第一次认认真真看王崧舟老师讲《红楼春趣》,佩服得五体投地,情不自禁得迷恋课堂,也成为王崧舟老师的粉丝,对他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的痴迷,久久回荡,大概也为我想上好读书指导课埋下了种子。

    这学期我要上一节《西游记》的读书交流课,看了很多资料,大多是通过趣味问答,制作人物卡片、人物小传,绘制取经路线图等方面引导学生去阅读和交流。看了王崧舟老师的课,两个小时的时间,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阅读《西游记》,重新阅读孙悟空,当时眼前一亮,不仅自己产生了顿悟,还很想让学生也发现这个视角,从而开启深入阅读。

    备课的过程中,虽有所动,但想着总得有点自己的东西,于是乎,看似是自己的设计,其实也是把自己看的所有的资料借鉴、拼接到一起,现实问题是我们一节课35分钟,不可能把王崧舟老师两个小时的内容讲透,又加上拼接几点,主线不明显。后来在组内教研的时候,听取组内老师的意见,决定就仿王崧舟老师的人格成长角度读《西游记》,这个角度新,这个深入,起到一个读中推进的作用。

    记得之前自己的观点是觉得模仿别人像是“窃”一样,觉得自己像个玩偶,很没有底气。可是今年,我的态度变了。其一,学校层面提出了,老师们可以“拿来主义”,好的课的设计,好的资源,我们可以拿来直接用,最终的目的是作用于学生身上,让学生有所成长。其二是明白了,我们普通教师的设计课能力是不强的,并且设计出一节高质量的课,耗费大量的精力,而名师名家的课,是有一定高度的。

    就这样,起初我有样学样地模仿王崧舟老师的样子去讲。从最开始的节奏前松后紧,老师说的多,学生说得少。老师们提建议,到后来改为:

    一、谈话交流版本,说回目,捋清孙悟空的六个名号及来历

    二、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成长理论

    三、学习交流孙悟空的“本我”“自我”“超我”阶段

    四、总结人格成长的过程,交流六个名号的寓意及对应的人格成长阶段

    思路越来越清晰,主线越来越明显,35分钟讲完。

    并且与学校的“四真”课堂相结合,课前让学生通过学习单阅读、梳理课上交流的主要内容;课上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交流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把最后的教师总结,交给学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思考,联系自身交流收获。

    感慨,最初的拿来主义,到最后经过五次打磨,已经有了一半自己的设计了,这就是创新和再造。而那个核心的新颖的点,我们引用并让学生Get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当磨课磨到你有知觉讲了多少分钟了,剩下的内容还需要几分钟讲完,就已经更加坦然了。

    当我仰望、膜拜的名师的课,从可望而不可及,到可以听懂、追随、模仿、再造,这一个过程已经给我莫大的激励,激励我朝着更加好的我去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拿来主义——从模仿到再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gz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