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权力、名誉,这些人人都懂得的快乐,每个人都在追逐的快乐,与“做自己”,恐怕没有联系。这些东西,更像是能帮助人们消除孤独感的东西,而非制造孤独感的东西。
做自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做自己的感觉,就是孤独感。
每个人真正的这个“自己”,在这个世上都独一无二。
因此,真正做成了自己的感觉,则无人可以分享,也无人能够理解。
这样的感觉,就是孤独感。
唯有能从孤独中体验到快乐的人,用创造力来制造孤独的人,用孤独感来给自己创造快乐的人,真正进入了“做自己”的大门。
一个人的孤独感越强,越能证明他“做成的自己”,在生命中的含金量越大。
不难看出,这里所说的孤独感,是一个人自己带给自己的孤独感,是自己主动给自己创造出来的孤独感,是真正去做成的自己,带给自己的孤独感。
绝不是身边没有人陪伴的那种孤单感,也绝不是其他人不能理解自己,带给自己的失望感。
任何对别人来理解自己,来懂得自己的希冀,都与做自己无关。
这种希冀所代表的:要么就是想让别人来与自己保持一样;要么就是希望自己,能与别人一样。
前者,其实是在反对别人与自己不一样;后者,不过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其实是希望自己能与别人一样。
这些都与“做自己”,扯不上任何关系。
恐惧是世间四分之三的恶业的源头。
因为恐惧,你会苦恼于曾经发生过的事,你会害怕未来将发生的事。但恐惧并非洪水猛兽,其扎根、深藏之地就是你的内心。是否将这根毒刺拔出,最终都取决于你——因为只有你才能控制自己的心。
孤独与否,恰恰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在“做自己”的标准。
一个人害怕孤独,害怕的,也许正是做自己。
“做自己”这件事,别人都识不得,唯有自己识得,这就是孤独。
现代人不仅快乐的内容是共通的,连焦虑和抑郁的内容都是共通的,恰恰证明“做自己”这件事,已经虚弱到了极致。
一个人做成了别人喜欢的自己;别人希望的自己;别人要求的自己;做成了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自己……通常,这样的人身边都很热闹,但并不等于他不孤独,也只有他感受到孤独的这部分,也许才是他真正还在“做自己”的那部分。
人生,会得到很多与其他人共通的,可以与别人一起分享的东西,也可以去得到和发现一些与其他人不能共通的,无法与人分享的东西。也许,正是还有这部分人生体验的真实存在,可以更好地用来充实自己的生命意义。
做自己,是给自己创造去唯有自己才能运用的快乐方式。不去做自己,则无法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的快乐方式。
孤独感,可能是最高级的自我感,代表一个人的自我,可以抵达的最高境界。
人人均有一技之长,且是独一无二的专长。
有些人可以较早地发现自己所长,并将其所长加以活用,进而成就个人事业;有些人则终其一生也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具备怎样的本领。有些人凭着个人力量,发现自己所长;有些人则借助于观察社会趋势,不断摸索个人所长。
总而言之,若具备坚强的意志,敢于挑战,最终必定会发现自己的专长。
努力自爱
倘若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下状况:打算与尽可能多的人维持友谊,急于和刚结识的人成为朋友,孤独一人时感觉不安,这些都说明你正处于一种危险状态。试想,你的行为均表明你希望从他人身上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打算从他人身上找到关于真正的自我的答案,这说明你之所以在内心深处产生孤独感和不自信,归根结底是由于你无法做到自爱,你不希望和自己为伍。
实际上,狂欢不过是一群人的寂寞,于你而言,再多的“速食朋友”也无法缓解内心的孤独。因此,你唯一可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爱上自己。这件事一定要靠个人努力,要让自己埋头于热爱的某件事之中,要靠个人的力量全身心地打拼,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如此一来,你才能让心脏成为你全身最强健的肌肉。
以宽容之心接受生命中的每件事
人只要活着,就会面对相当多的不得不做、不得不接纳的事,像人际交往、受到关照、帮助他人、处理事情、辛苦劳作、竭尽全力、执着地爱、坚守信念、离别、变动与失去……也许你会选择抽身而去,也许你会选择敷衍了事。不过,我一直认为,我们理应学会用宽容之心接受生命中的所有事情,并耐心地做完这些事情。
坚持学习,让生活充满乐趣
坚持学习,会让受过高等教育且有知识积累的人不感到无聊,这是由于他们因此对事物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兴趣,且这种兴趣越来越强烈。就算他们的所见所听与他人的一样,他们也可以轻松地从普通的事情中发现意义,以此填补空白的思考。换言之,有趣的难题点缀着他们的每一天,他们因此获得知识和充实的生活。
于他们而言,世界永远是那么有趣,他们自己则如同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学家。他们因为生活充满了探索与发现而感到有无穷乐趣。
能让你获得解放之人才是真正的教育者
当真是除非上好学校,否则就无法遇见好老师,接受好的教育吗?你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你希望接受怎样的教育?学校和老师不同,学生的收获也不同吗?实际上,真正的教育者并非拥有显赫的头衔和丰功伟业之人,而是可以帮助你将潜力发挥出来的人。
换言之,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是可以让你获得解放之人。因此,真正的教育者是可以让你自由自在、充满活力地发挥能力之人,你理应去这样的人任教的学校。
阳明先生说,“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是生命的主宰,想要度过美好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这颗心呵护好。
那怎么触摸到我们这颗心呢?
根据“心-道-德-事”四部曲: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厚德才能载物,德的厚薄决定事的高低、优劣、大小、多少。
换个角度讲,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身行,意识、语言、身行决定了事,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人生,这也是“心-道-德-事”。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如何主宰自己的生命。
如何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呢?就是能够回到自己的心上,把心上的错知错见和贪心贪欲去掉,我们就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