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带老婆孩子出国玩了半个月,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终于进公司了。他把我们叫过去开会,当然要先讲讲出游的趣事了。他挑选了几个收获最大的事情,一个是平时不怎么善于和外界沟通的女儿经过半个月的锻炼竟然能自己独立办理自助入境了。另一个是多年恐高的老板克服恐惧心理,竟然可以走过了高悬的风桥。这时副总李老师说在他的女儿第一次说怕什么的时候,他耐心地告诉孩子没有什么可怕的,并陪伴她挑战原本以为自己不可能达到的事情,一旦成功了,孩子会变得非常的自信,再遇到问题不会轻易地放弃。听完他们讲的几个故事,我的心里蹦出了两个词-勇气和不设限。
勇气,可以直白地翻译成“敢不敢”。为什么会敢,又为什么会不敢呢?
敢,有人是无知者无畏,有人是有意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己的极限。前者很大程度上是冒险的,虽然成功失败的机会相当,但是否有意义则取决于事后有没有好好地反思总结。后者有意识的挑战自己是对自己的训练。预先有个得失的判断,当确定无论结果怎样都要去做时,那么结果已经不重要了,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才是做这件事的价值所在。
不敢又是源于什么呢?有些身体上的畏惧感是人本身的自我保护机制,比如从高处跳下,或见到威猛的动物时本能的想敬而远之。而大多数的不敢则是由心理上的不自信产生的。因为不自信,所以轻易地否决了自己,告诉自己应该是做不到的。相信自己做不到,又不想承担因为做不到而带来的后果,所以就不敢。
然而自己真的做不到吗?未必!我们太多时候,别人轻易地一句话就会在我们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可能是对自己的肯定,也可能是对自己的否定。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长大,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对自己肯定的大树就支撑着我们勇往直前,对自己否定的大树就会习惯性地拒绝挑战新事物,因为我们不相信我们能做好。于是我们表现出不敢。
细细想来,我们的敢与不敢都是曾经的某一颗种子长成的结果,而这最初的种子多半是别人的无心之作。我们按照别人给打的标签长成了别人指定的样子,这实在是太亏了!那怎么才能突破这些魔咒呢?答案是不设限!
每个人脑子中都有好多的条条框框,这些条条框框都是边界,边界越多,能做的事情越少。有意识地打破固有思维,才能更好的接受其他的思想,不给人生设限。
让我们用勇气去拥抱变化,敢于去想敢于去做,冲破思维的枷锁,活出无限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