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世说读书【浅读深思】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丨程乙本为什么比庚辰本更符合曹雪芹笔法?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丨程乙本为什么比庚辰本更符合曹雪芹笔法?

作者: 蓝色牛仔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4:29 被阅读108次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这本书,是我去年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听完的。当时很有些想法想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但是杂事缠身,总也找不到机会,就这么耽搁下来,实在是因为懒惰惹的祸。

    《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我读过两遍,陈晓旭版的电视剧更是看过无数遍,很是喜欢。只是对于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虽然非常佩服曹雪芹先生能够以一己之力写出如此庞大的一部作品,塑造出上百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知道这里面有很多曹雪芹家族中现实中的影子,但很多东西还不甚了了。

    比如十二金钗的判词该如何理解,小说描绘的一些情节细节又该怎么去解读,后四十回的作者到底是谁等,都有着很多的疑惑。

    这些疑问通过收听《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这部书,让我有了豁然开朗之感,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曹雪芹先生的匠心独运。

    《红楼梦》这部书有过很多个版本,我以前只是知道这一事实,却不懂得这些版本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白先勇先生在讲座中,专门通过两个版本的《红楼梦》——一个为庚辰本,一个为程乙本——的对比,向读者展示出哪一个版本的更接近曹雪芹的写作风格。

    白先勇先生通过仔细的对比,让听众和读者得知,无论从人物刻画还是情节铺陈,更为合理的版本是程乙本。而庚辰本,则有很多漏洞和前后矛盾之处。

    比如就回目来说,第三回庚辰本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夤缘,是贬义词,指拉拢关系,阿上钻营之意。抛父,听起来像是抛弃父亲,独自来到京都外祖母的家中,不仅读起来感觉别扭,文辞上也不够文雅。标题中,这样用词就显得不含蓄,从曹雪芹先生的写作笔法来说,他不可能在字里行间直接对小说中的人物加以评价,从而影响了读者的认知。

    程乙本的题目则是“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这个题目相比于庚辰本来说,不仅人物关系已略显一二,更将本章节中的主要故事情节概括了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章节所要描述的故事脉络。

    再比如第四十一回。

    庚辰本: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梅花雪,茶名,很当回事;母蝗虫,写进回目里边,加以强调,都显得趣味猥琐。小题大做,睡衣当礼服穿。不当。 程乙本: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显得大大方方。 

    在绝大多数读者的心目中,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已成为共识。但是白先勇先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无论从写作的框架还是人物的刻画以及前后呼应方面,即便高鹗是曹雪芹的高徒,也无法完美地将《红楼梦》这样一部鸿篇巨制从容地加以续写。

    因为里面不仅牵涉到的人物众多,更重要的是前八十回中,埋下了很多伏笔。而这些伏笔若非作者本人是无法领会,更别说在后四十回中加以利用了。

    例如第二十八回蒋玉菡送汗巾给宝玉这一情节,曹雪芹就将蒋玉菡、贾宝玉和袭人三个人的命运埋下了伏笔。白先勇先生说,《红楼梦》中,但凡名字中带个“玉”字的,都和贾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林黛玉、丫鬟红玉、玉钏、蒋玉菡等等。

    在这一回中,蒋玉菡将北静王赠给他的大红汗巾子转赠宝玉,宝玉又将袭人给他的松花汗巾转赠于蒋玉菡。直到小说的最后一个章回,这条两条汗巾才又出现,已成为夫妇的蒋玉菡和袭人这才明白,原来二人的结合是命中注定的,这“介绍人”就是贾宝玉。

    就从这一点来说,白先勇先生说,续写之人是不可能从这么多章回的细节中认真体会,到了小说的结尾再加以利用,从而揭示人物的命运。

    另外后四十回中出现的诗词,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是写不出来的,而白先勇先生认为,小说中出现符合人物身份的诗词,只有曹雪芹先生才能准确把握,其他人是没有这个功力的。

    所以,小说的后四十回的作者,白先勇先生认为毫无疑问仍然是曹雪芹本人。至于有些人物为何会在后四十回出现的与前八十回不太一样的言语,比如林黛玉劝诫贾宝玉要用功读书的之类的话,白先勇先生的解释是,这后四十后曹雪芹先生也早已写完,只是还没来得及修改,就驾鹤西去,留下了一个遗憾。而他的学生高鹗为了不影响小说的完整性,稍加润色和修改就予以刊行和出版了。

    这个说法,我深以为然。

    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至于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就看《红楼梦》的专家学者以及喜欢这部巨著的红迷们如何看待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丨程乙本为什么比庚辰本更符合曹雪芹笔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lh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