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5点起床
在决定5点起床之前,我其实起的也不算晚。因为我家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远,而且为了避开高峰期,我基本上每天早上6:30起床。运用这种方式作息,我其实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白天的时候很难专注做事情,总是会被各种事情打断。自己也尝试了运用番茄钟的办法来尝试调整,也确实有一些效果,但也始终不能完全达到自己的期望;同时,我晚上虽然睡的晚,看起来有不少时间,但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我其实是属于很疲倦的状态,精神状态并不算很好,做事情的效率非常低,一晚上下来做的事情很少。
如何解决呢?
一天我偶然间在简书上看到了彭小六的文章,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些人每天早上4点起床,锻炼,做计划,晨读,上班前就已经把很多非常重要的,需要专注的事情做完。这也让自己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应该更早起床。没过多久,我又看了《哪有没时间这回事》,作者纪元同样每天早上4点起床。他采取的方法包括“使用双闹钟,早起倒逼早睡,运用仪式感逐步养成习惯,把自己的睡眠碎片化”等方法让我有了一种自己也可以做到的信心,就准备开始尝试5点起床。
在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因为新鲜感的关系我一天还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等这段新鲜感消失后,问题也随之出现:一起床后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白天有某几个时间段非常的困。对于前者,我会安排一些日常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写清晨日记,比如锻炼身体,比如晨读。这样当我迷迷糊糊的醒来的时候,不用再因为费脑子思考马上要做什么而焦虑。而对于后者,我采用纪元老师建议的碎片休息的方式,一旦自己有想睡觉的感觉,就暂停手上的事情,趴在桌子上小憩十几分钟。
到目前为止,自己尝试早上5点起床至今已经有4个多月了,痛苦的过程已经过去了,剩下了的已经是习惯了。那么这一尝试为我带来了什么呢?
- 我的世界我做主。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无论我是在写清晨日记还是在晨读,我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和自己对话,不担心任何打扰,这种感觉当大家都醒来后,就很难再具有了。
- 突破了舒适区,你看到的世界也会不一样。有几天天气不错的时候,当我起床后我意外的发现,原来我们家也可以看到跟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想必丝毫不逊色的日出。
2. 写晨间日记
Paste_Image.png在上面我已经提到了自己早上起床后立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其实就是写晨间日记。说到晨间日记,就不得不提《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了,相信很多人之所以开始写晨间日记都是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在百度搜索上输入“晨间日记模板”,你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模板,其中流行最广的应该是幸福行动家创始人张永锡老师的模板。
张永锡老师版本的晨间日记模板.png我自己是如何做的呢?我刚开始是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来做晨间日记,就是在一张A4纸上任意的书写,不限内容,不限格式。这种方式就没有给自己任何束缚,自己要做的只是一个字:写。
如今我采用的印象笔记格式是根据张永锡老师给出的模板进行了一些修正后使用的。
自己的晨间日记模板.png 晨间日记数量.png到现在为止,自己也坚持了印象笔记晨间日记 126天,算上之前的在纸上做的晨间日记应该有140天左右。那么这140天的晨间日记为我带来了什么呢?
- 每天的复盘让自己过的更加认真。当我意识到我第二天要写晨间日记来记录当天的时候,我会留心更加有质量的过好当天。
- 每天提醒自己,生活并不是只有一个维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本书讲到,我们的生命其实包括了高度,深度,宽度,温度几个维度。而通过晨间日记九宫格里每一格问题的设置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在关注自己工作的时候不要忽略自己的成长,在关注自己成长的时候不要忽略自己的朋友,在关注自己的朋友的时候不要忽略自己的感受和情绪。1
- 每天确定三只大青蛙,让自己一天更加高效。三只大青蛙实际上是指我们一天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当我们能确定这三只青蛙后,我们的一天也将更有方向感。
- 感恩日记,能让自己更加注意观察和感激周围的事物。大到朋友在自己失落的时候的陪伴,小到一个陌生人对你的微笑,都会是值得你记录的温暖
-3- 主动开始分享
我以前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不要说演讲和分享了,只要是呆在一个人多一点的环境里,我基本上就属于那个默默的呆在一个角落里,什么话都不想说的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拆书帮,遇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人,同时也体会到了做一个拆书家,一个学习促进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所以也想突破一下自己,开始了拆书家的晋级之路。
自己现在依然还记得当初第一次晋级时候的场景:脑子一片空白,呼吸不均匀,声音里透着太多不自信,自己完全照着事先准备的稿子念了一遍。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演讲的场景有多糟糕。后来,我师父开始跟我一起分析自己的公众演讲恐惧症的原因,并用了《国王的演讲》里的场景来鼓励我:电影里那位国王之前口吃是多么严重,他的医生也是在不断挖掘他内心恐惧的真正根源,然后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来帮助他慢慢走出恐惧,克服心理障碍,成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演说家。
别人能做的,我一定也能做到。从那以后,我开始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的临场演讲能力,每次晋级分享之前专门找一个伙伴演练一遍。通过这种刻意练习,以及每次晋级完伙伴们给自己的反馈的收集,自己在这晋级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到现在,自己分享的时候基本上能保证以一种自然的节奏把分享完成下来。自己也被伙伴们评为拆书帮蜀汉分舵进步最快的拆书家。
那么主动分享的过程给自己又带来了什么呢?
- 结构思考力的锻炼。拆书帮的晋级分享每一个级别的分享都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把一个观点说明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结构思考力就是为了解决当前这个场景而被归纳出来的一种方法论。“结论先行,以上统下”等理论都是在帮助我们用最简洁的语句表达最丰富的意思。
- 提高自己内化所学的知识的能力。 输出知识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分享,当你能把你学到的东西用你自己的体系分享出来并且对方也掌握了,没有比这个更能说明你已经掌握了这知识的方法了。
- 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打造个人品牌。未来的社会以人为中心创造价值,个人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END-
突破舒适区,历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让你感到快乐。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适当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呢?为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个世界,也为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当我们一步步走出自己已经习惯了的舒适区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己不曾注意到的风景,也体验了很多不曾有过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很多很多不曾有过交集的朋友,被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努力和热情所激励着,努力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