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步姿步态
钟妍老师步姿专家步态分析报告实例讲解

钟妍老师步姿专家步态分析报告实例讲解

作者: bf69a145f15c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07:00 被阅读131次

步姿专家步态分析师群里有个同学提交了一个步态分析报告,下面是钟妍老师对报告里的内容的解读。希望对大家学习会有帮助。

首先看整体分析:在90分以上,说明这个是一个爱锻炼或者整体肌力相对平衡的人。

整体分析

然后接下来看步相分析


1)着地期太短:拍地步。说明足背屈受限(灵活性问题),后表链长度问题,容易产生胸腰筋膜紧张。

或者着地方式有问题(动作模式或者动作控制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缓冲不足,容易造成膝髋腰的冲击性损伤。

落地模式印证动作模式问题,冲击小的原因是步速太慢造成的。所以行进效率低下。

2)平足期太长:一个说明支撑侧臀中肌肌力差,不能很好稳定骨盆,其次说明身体没有好的旋转模式,骨盆和躯干没有有效旋转,没有有效摆臂,通过步幅短进行验证。

平足期左右相差1%

不是很大。可以考虑右腿长腿(数据38%)。结合你自己的评估骨盆右侧倾,考虑

代偿模式(支撑侧骨盆侧移或者摆动腿侧掉髋)更容易造成右侧腰痛或者臀部疼痛,同时我会结合足偏角数据,看哪条腿是外八字脚。

右脚外八字稍微多一些,可能容易产生右侧腰部和臀部的疼痛。

如果你不会看,就直接用结论

结论中长短腿分析不一样是因为考虑的是整个支撑相的长度,而不是支撑相中平足期的时间。所以要学会看步相分析。

其他数据补充:

着地外翻速度低于正常值也再次印证足部落地缓冲不足,容易造成冲击性损伤。

问题总结:

MD灵活性问题考虑:后表链的长度,距骨活动度,胸椎灵活度。

SMCD稳定性和动作控制考虑:骨盆稳定性,胫骨前肌离心收缩肌力,足部滚动模式。

训练方案:

首先解除受限:后表链长度,距骨活动度改善,胸椎灵活度训练(旋转)

其次训练:足跟行走,胫骨前肌离心收缩训练,骨盆稳定性训练,臀中肌训练。

以上是从报告数据中分析的结论。下面结合这位同学反馈的情况钟老师对该会员情况分析如下:

下蹲膝盖疼痛:足背屈受限和骨盆稳定型差的人,下蹲时容易产生代偿模式,引起膝关节疼痛。你又说她骨盆后倾,结合之前判断的后表链紧张,解决下蹲时产生疼痛,可以从接触足背屈受限和后表链紧张着手,比如增加屈髋角度,足背屈角度,你可以用你会的方式做,松解手法或者肌筋膜松解(泡沫轴)。然后就是解除胸椎伸展和旋转受限,这个也会影响后表链上链的长度。最后就是训练正确的下蹲模式,下蹲时髋膝踝需要同步。记住下蹲时膝关节疼痛的人腰痛也是迟早的。

至于伸髋时腰痛也是必然,步幅这么小,伸髋不充分,伸髋一定是受限的,伸髋受限,就容易让腰椎代偿。

疼痛期避免下肢冲击性练习,从去重力的练习开始。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都可以。

当然你如果懂得一些进一步评估就会更好地锁定问题。比如针对后表链长度的测试,针对骨盆稳定性的测试,针对伸髋受限的测试。这样给出的解决方案很快就能出效果。

她身上有很多灵活性受限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受限问题,训练的效果非常差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钟妍老师步姿专家步态分析报告实例讲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rt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