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小女生聊到我喜欢看书,她好像觉得我活得很累,大部分时间不去high,不去浪。我的心里话:high完之后得到的快乐还真不如我专心看完一本喜欢的好书得到的愉悦感来得持久。
她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懂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很快反应过来:这位小女生不加质疑的相信了这句话。
很正常,选择浅显地相信这句话是比较轻松的做法,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easy way,因为去懂一些道理意味着你要费点力气去“懂”,需要付出精力,于是听到这句话,懂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还不如不懂,于是心安理得的继续拒绝去懂。
这句话成为了一些人逃避学习的借口,甚至是支持读书无用论的论据。
真相是:如果你“懂”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真的“懂”那些道理。顶多听过,或者知道,但是却以为自己懂了。
就拿搞懂一本书,也就是学习一本书为例。
学习效果: 听完一本书<读完一本书<读完并写好读书笔记<使用“费曼学习法”学习并联系实践。
这四种学习方式所费的精力越来越多,当然学习效果也是越来越好的。
你在学习某些“道理”时,能够做到最后这一步,才有资格评价“懂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
再举个例子,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读过大名鼎鼎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以下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将心比心交流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是不是觉得这些道理你都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讲的是些老生常谈但是却这么受欢迎?
原因是,作者把这几个重要的习惯讲透了,然后教你在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中如何贯彻。因为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很简单,难的是把这些道理内化,改变自己原有的旧习惯,这意味着走出舒适区。
当然你自己也需要练习,直到这七个习惯成为你自己习惯,而不是听过或者看过就忘,做到这一步你才算真正懂了,到时候请你再评价,这本书的道理是否对你“过好这一生”有帮助。
类似“懂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样的句子,大家特别喜欢的还有
“做自己” “活在当下”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这些观点被大家不经过深入思考就吸收了。
(关于思考做自己推荐大家阅读一篇文 《我很怕听到年轻人说要“做自己”》)
怎样才能改掉轻易吸收观点(思维懒惰)的坏习惯呢?
从提问开始。在决定接受一个观点前,大家可以多问几个问题,帮助自己深入思考。
比如,关于“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可以提问:
为什么许多人会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不是因为觉得知识太多会限制想象力?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认为?这里的知识指的是哪方面的知识?这句话在每个学习领域都适用吗?……
当你不断提问时,你已经开始用批判性的方式开始深入思考这个观点了。
推荐大家阅读《学会提问》,一本很亲切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质疑精神。开始学习并掌握批判性思维之后,大家会对各种观点开始保持警惕,不加质疑地吸收观点的旧习惯就可以被慢慢改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