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最让人绝望的情绪,因为它往往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不妨重温一下这种情绪,去看看自己最不敢看的恐怖片!
怕看恐怖片的人应该都刻骨铭心地记得,每当看完以后,那种恐惧感都会阴魂不散地围绕自己。
看完鬼片以后,总觉得鬼就在自己傍边、身后、头顶,或者屋子里面的某一个角落,黑暗的地方,包括床底。而且,脑海里面反复出现危险的画面,他突然把苍白的手伸向自己的脖子,或者突然穿着血淋淋的白丧衣出现在自己眼前。
那些恐高的人,当自己在高空往下面俯视的时候,伴随着恐惧感的是一大堆增加恐惧的想法,“万一地板忽然崩塌了怎么办”,会不会有人在身后推一把”,“快点离开这里”,而且这些想法不受意志控制,不停地跳出来。
在恐惧的折磨下,我们脑海里会自动蹦出各种危险出现的想法,让自己更加恐惧。逼使自己想尽办法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去找伙伴的保护,去床上用被子罩过全身,离开楼层的边缘。
感到恐惧的时候,不会第一时间冷静思考,怎么消除恐惧对象,而是强迫地思考,怎么逃离恐惧对象。
祖先的生存环境非常险峻,容易被狮子、老虎、毒蛇等冷血动物击杀,或者在水灾、火灾、陷入悬崖等等危险中丧失生命。祖先们在恐惧情绪的支配下,才能在杀机重重的森林中存活下来,一旦出现生命危险,就不顾一切地逃跑。
在生存斗争中,恐惧感让我们逃离了大部分的危险。当现代生活中,恐惧已经成为大家心中的一个恶魔,比如社交恐惧,考试紧张,比赛紧张等等。
我们把生活上的困难看作危险的时候,这些危险都没有逃跑的余地,即使逃离了,也只会给未来带来更多的危险。结果,注意力都集中在恐惧对象和思考怎么逃离上,成功地把事情搞砸了。
看到狮子时感到害怕,走在悬崖边时感到害怕,遇到了危险时会自然地感到害怕。
不过生活中,有的人面对低危险的事情也会感到害怕,即使知道它不值得自己这么害怕,这便是恐惧症。
世上有多少物,恐惧症就有多少种,比如社交恐惧、广场恐惧、密集恐惧、毛玩具恐惧症。
恐惧症或者过分害怕,往往源于心底里面恐惧的转移。把对A事件的恐惧,转移到相似的B事情中去,或者转移到有危险的C事件中去。
心理治疗师斯考特·派克讲到一个女孩:
她患有蜘蛛恐惧症,从16岁开始接受精神治疗。她与母亲的关系很亲密,无话不说,经常聊彼此的私事,包括男女私事,聊到深夜。某个房间里面出现了一只蜘蛛,哪怕再小,她也怕到需要离开房间。
经过将近6年的治疗后,女孩终于说出了一句咨询师等了好久的话:我觉得我母亲就像一只蜘蛛。
女孩每天都需要和母亲谈心,这和青少年渴望独立的愿望相反。结果,女孩觉得母亲对自己的情感依赖,就好像蜘蛛缠着猎物一样严重。而自己就是那种猎物,每天都瑟瑟发抖。女孩无法接受自己对母亲怀有抗拒,便压抑了对母亲的恐惧,让它转移到了相似的对象——蜘蛛身上。
我有个同学喜欢给别人瞎操心,亲戚朋友,甚至一个陌生人要死要活,都可以让他慌张一个晚上。别人可能会觉得他善良地有些幼稚。我却觉得他害怕的只是他自己的未来。
一个平时趾高气昂的人在临近大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以后也可能一事无成。这个事实让他害怕,让他第一时间压抑自己恐惧,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结果,看到谁陷入了危机,都会触碰潜意识的那一份恐慌。
恐惧症往往源于恐惧的转移,强迫症也是。当事人真正害怕的那件事没有被解决时,就需要反复去做一些事情,来缓解那源源不断的恐惧感。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锁,或者有些洁癖。
就像有强迫症的学生,有可能是因为害怕考试,但他自己不知道,家人更摸不着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