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去思考阅读和写作,是因为这其中存在着与人类紧密联系的巨大力量,人一旦失去这种力量,就会成为无足轻重的人,飘零无依的人,精神泛散的人,傲慢愚蠢的人。我不知道你思考到这一层没有,还是根本不假思索你存在的根基。
我看见过大量的几乎在生活中从来不读书的人,他们遵循习惯而活着,按部就班地生活,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也绝对没有探索的心思,我感觉他们的内心其实也不是完全的黑洞,或许也点着一支蜡烛在微黄的光明中燃烧着,但是光线很柔弱,就像深夜中的一根孤独的火柴点燃的火苗。
从一个人的谈吐中完全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精神层次。那些说着套话,喜欢重复某些词句的人一般而言精神层次是很低的,这个和人的地位以及长相一点关系也没有。一个很烂的内心,迟早会在这个人的表面长出恶之花来,言谈举止做作的人,不过是脑子不大灵的虚伪的人,他本来想行云流水地伪装,无奈做不到,真实,说实话是难以模仿。
虚伪和虚伪之间热衷于彼此模仿,仿佛这是加深功力的日常练习。他们喜欢某种模式,因为这可以偷懒,但是模式又是最令人讨厌的,它就象不断重复的复制品,很容易被有经验的人鉴别出来。但是虚伪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在急迫的情况下他也不得不按照模式来为虚伪做表演,因为舞台是现成的,节拍已经打出,再不出场,就要露陷了。真恶心。
不要把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得很重要,偏执的人把那种固执看成坚定是很荒谬的,他们看不透自己的情绪,不能细致分析,于是,一切都乱套了,完全失去了清晰的理智。人其实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触及不到,感受偏差,迷雾重重,自我的认识其实并不是时时可以做的,不可能的,愿望常常被世人当作现实,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种真实情景,而是自己幻想出来的,白日梦而已。
阅读并不能直接增加人的智慧,有这种想法的人完全是自我迷雾。只有自我思考才是增加智商的唯一办法。但这种思考是结合了阅读,经验,以及和外界沟通综合形成的一种结果,我感觉就是这样。任何单一的强调都是误入歧途,误人子弟,胡说八道。人生是一种异常复杂综合的过程,教育也是这样,非常多复杂的影响综合形成完整的教育过程,改善一个人的智力状况。很复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