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在我看来,写作仅仅是个人梳理思维的一个工具,写作创收是个红海,如果无意发展个人IP,可以随意点,想到哪就写到哪,至于句式是否合理、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上下文是否完美衔接都没那重要,所以,我就随便写写,您就随便看看,不足之处,请假装没看到....
前段时间跟朋友吃饭,说到ICO可持续的前提是允许破发,结合央行发文要求各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的新闻,胡思乱想些云里雾绕的东西。
先说说央行要求打破“刚性兑付”这个事,说白了就是允许违约。外在的经济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实体行业发展好的时候,银行贷出的资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有不错的收益,其它理财平台也是这种情况,这个时候承诺刚性兑付是可以实现的,但大环境比较差的时候,企业大量破产,金融机构贷出的资金无法回收,造成大量的呆坏账,这个时候再坚持刚性兑付就无解了,只能再通过其它违约的方式解决,比如跑路,现在大量暴雷的P2P平台就是这种情况,平台给用户的收益承诺是刚性兑付的年化20%,把资金贷给企业,利率要求30%,结果发现做实体的保本都难,平台能回收本金就已经算幸运了,这个局怎么破?平台无力承担20%的资金成本,唯有违约一条路,所以,竞跑比赛开始了,涉及上万亿资金的雷场啊,上百万家庭的资产被收割,酿成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早期大家都通过刚性兑付的方式把违约隔绝门外,最后,系统撑不下去,还是要通过更严重的违约来收尾,只不过,这次更惨烈。(想到了物理世界的能量守恒,自发开脑洞....)。违约是通过旧秩序的毁灭,以求新秩序的重建,不破不立。
从这个角度去看大大小小的社会系统,就变得很有趣了,如果你所在的系统是个要求刚性兑付的系统,这个用刚性兑付带来稳定性和安全感的系统,大概率会让所处其中的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尝到巨大不稳定的苦果,比如90年代的国企改革中那些下岗的国企工人。
人,要有意识的去接受变化和不确定性。记得江南愤青说过一段话:一对人际关系中,你只能对我好,一直好,不能有坏的时候,完了,这关系没发持续,谁会在一个只能给对方好的关系里深耕呢?自我牺牲爱好者?完全不接受变化、不接受不确定性、不接受违约,只爱刚性兑付。蜡烛照亮了他人的同事,往往伴随是自己的付出,持续的付出需要持续的意愿支撑,很多时候我们问对方为什么不那么做?实际上,更应该问的是:他为什么要那么做?
在生活中处处要求刚性兑付的人,往往都是在远离美好。我对你好,你就必须对我好;我说话那么认真,你必须理解;我已经那么努力了,你必须认可我;拜托,这样活,得多累啊。对个体来讲,我们要允许别人对我们不好、社会对我们不公,非黑即白的世界是童话世界,不知道哪个说的:哪些看到社会的残酷之后仍然热爱它,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MMP,貌似又跑题了...)
凡事多努力,结果别强求,此谓,尽人事、知天命。
刘德昌 2018年8月8日 于合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