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随心而行的自然之旅

随笔||随心而行的自然之旅

作者: QYDY2020 | 来源:发表于2022-08-28 22:15 被阅读0次

自己并非爱运动之人,但往年总会保持适量的运动。

刚工作的几年,总会定期去爬山,最频繁的时候一周三次。有一次是周六刚去了凤凰山,周日便继续挑战了深圳最高峰--梧桐山。但似乎已经习惯,因此接下来的一周,并未像同行的学生一样腿疼了一周。

梧桐山

再后来,爬山渐渐变少,但会和学生们约着早上起来晨跑。既让自己一天的精力充沛,也带动了学员早起晨读或运动之心。

晨光

接着,便是疫情的到来。按理说,更应该坚持运动了。但,本身就宅的自己,加上居家办公的生活,更加散漫下来。

居家楼顶种的菜

现在,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运动,偶尔还是会外出骑行两小时,只是次数渐渐变少了。我想,许是疫情给了自己更多的借口。毕竟,从小到大,先前每一年的清明节自己是从未缺席的……

老家风光

上一次运动,还是和朋友心血来潮。在不知不觉中便通宵到了5:30,一看天已亮,便决定外出骑行。从体育公园到福神岗,原本感觉还不错,只是一夜未眠加上未进食,于是在小爬福神岗之时便觉两眼昏花,不得不坐下歇息。到了半山腰便决定返程,以丰富的早餐结束了锻炼的早晨。

5:30 追太阳

有了前车之鉴,此次出行便先进了食才出的门。

有查到天气是多云,便快7点才出的门,坐地铁发现蛮多赶着上班的人。下了地铁口便可直接到达旗峰山门口,门前有两棵大榕树。虽是后疫情时代,东莞的防控还是相对比较严的,所以进门还是需要行程打卡。进了门便可看见在打着羽毛球的叔叔阿姨们,当然,有用乒乓球拍在打的。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家里并没有拍子和球,于是拿的是一本书或是硬纸板为拍,而球也是用布包着些沙石所成。

旗峰山门口

因为时间不算早,一路随处可遇已在锻炼之人,又或者是已经打道回府之人。上次和朋友米子来,却未找到登顶之路,一直在绕山而行。所以,说起上一次的登顶,还是13年和姐姐一起来的时候了。这次我目的很明确:抵达山顶灯笼处。

目标: 山顶

虽然目标已定,但整个行程并不着急,所以一路都是随心而心,用心感受。

不得不感慨,东莞的整个绿化要比深圳好,所以空气也有所不同。全程入眼满是绿意,甚是治愈。

绿意盎然

沿着记忆的上山之路走着,路(可骑行)的左边是榕树,时不时还有果子掉落下来,不禁回忆起小时候和小伙伴拿着针线串起榕树下的果子来;而右边则是一大片的荔枝树,这在东莞的公园非常常见。

榕树

再往前行,一大片的鲜绿的草坪以及与刚刚不同品种的榕树,因为树上的果子是黄色的。而往树上看,恰巧瞧见往下均匀洒落的雨水,如果一道小瀑布般,甚是新奇。

路旁景

到了印象中真正的上山路中,发现路封了。内心略有些失落。于是乎用手机进入导航搜索,发现原来还有别的路径,便欣然前往。绕路途中发现地面已被清扫得非常干净,但不乏偶有从树上掉下的落叶,而且很美。于是拾起两片,伴随了全程,也算是纪念品了吧。

遗散的落叶

而途中当然远不只这些,路边会有许多的花草树木。有常见且认识的椰树,榕树,竹子等,又或许是叫不出名的。期间有令自己甚感赞叹的是顺着树干一路攀爬的藤曼类植物,感叹生命力的顽强。

上山途中遇到了三类让我记忆较为深刻的人:拾垃圾之人,既护了环境亦能二次回收;一对夫妇,大概已经退休,叔叔走在前方,而阿姨则在后边用手机录影记载着,偶尔也会放下支架拍自己,然后再回来拿;另一个是到了山顶的卖水之人,让我想起先前在梧桐山那些艰难扛水之人,即使贵些但确实给予了便利。

因为许久未有如此强度的运动,所以我中间有坐下来歇息了一次。停下来去感受阳光,感受吹过来的徐徐微风,亦再次感受蚂蚁搬家现场……那对夫妇原本在我之后,因为我的歇息,他们到了我前方。而原本只打算歇一次就登顶的我,在看到阿姨的记录后,便放慢了脚步,不去打断。同时在放慢中,听鸟叫,看花开,发现一排的蘑菇,以及小时候上山割的luji(客家用语,普通话不明,哈哈)……

到了山顶,抬头整片天空均是蓝的,当然以及大片的白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便是看云朵的变幻,无论是自己一人躺在老屋门前,亦或是和堂哥在挖马蹄的田地里。一个人时会看着云朵变成一个个小动物,一群人时便一起编故事……


而往前看,似乎能将东莞收入眼中。当然两边的发展还是肉眼可见的不同,建筑物便是最好的印记。

虽然太阳已高照,但山顶的风同样凉快。呆了快半小时才决定下山。

其实在外边和老家里的山是不一样的,老家里的下山基本都是坡,可放飞自我飞速向前跑去;而外边的下山之路基本是楼梯,所以下山要比上山难。即使经常运动的我,在下这样的楼梯时都是会有晕眩感的,更何况已许久不曾运动,所以还腿软。而下山不只是直行的下行,而是上下交叉。所以种种困难加一起,让我的心率直接达到168……

到了平地时,其实腿还是抖着走的……

当然在回来的途中,还是欣喜的。一个是自己完成了设定的目标,还有就是路上发现许多带着娃出行的家长--有全家出行的,而更感动的是有许多是父亲带着娃出行,并且感觉相处还都挺融洽。我们都知道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的,并且父亲的参与度越高,相互之间的谅解也更高吧。

7点出的门,到家11点,虽然当天很累,回来腿也疼了一周,但这趟旅程非常不错。

果然,自然之景最愈人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随心而行的自然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wc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