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另一位新任老师的汇报课,老师选择的课题是《世说新语·咏雪》。这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短文,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把握课文大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从课堂的整体呈现来看,老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是相对准确的,对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置也基本合理,能在学校公开课的首次亮相中,上到这样的层面,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老师的课堂设置了以下板块:
一、诗词导入
读刘禹锡的《乌衣巷》。
抓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引出王谢两大家族的不同寻常,同时引用李白的诗“一生俯首谢宣城”来引导学生认识谢朓以及谢氏家族的过人之处。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三、研读《咏雪》
1.一读,读准字音
落实重点字词的读音。引导学生熟读本篇文言文,注意文句间的节奏与停顿。
这一环节,课堂上齐读后点名读,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老师评价学生节奏明确但流畅不足,之后再要求学生齐读,同时给了学生老师划分好的节奏。可以说,三次读,老师也发现了问题,也有评价,但对朗读的指导和示范不足。
2.二读,读懂内容
①设问:这篇文言文中出现了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以“儿女”为切入点,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
这里,在读后挑出“儿女”一词,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今意义的不同,再让学生结合注释和文意找一找,有没有同类的词语。这个环节,在读文中认识古今异义词,力争“文”“言”融合。
②探究文言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疏通文意。(分组讨论探究后汇报学习成果)
这一环节,又将“文”“言”割裂开了,个人觉得不妥。应继续在读中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认识人物的性格特质。
③理解文意后再读,读懂内容。
设问:从修辞角度看,这篇短文中有没有让你觉得不寻常的地方呢?创设情境,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朵雪花,会怎样飘?由此探析本文中比喻句的不寻常。
本环节,没有再读课文,直接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不明就里。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设置方式需要商榷。
④文如其人:探析谢道韫人物形象。
本环节补充了两则材料:宋蒲寿宬的评价和《世说新语·贤媛》。 这两则材料补充得很好,有助于学生对谢道韫这个人物的认识。但是老师对于这两则材料未做过多解释,可能会有部分同学对其一知半解,从而达不到帮助理解人物的效果。
3.三读,读出情感
熟读成诵,诵出情感,读出谢家和乐融融书香味浓郁的家庭氛围。
设问: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谢家的家庭氛围?聚焦“乐”之时刻,深入文本,从文本分析“四乐”。
在“二乐”中探析谢安为何而乐。设问: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这一环节,虽设置了“熟读成诵”,但也没有落实读。对文本“四乐”的探究,很有深度。
四、小结
五、阅读推荐《世说新语》
一堂课听下来,大家普遍反映该老师能力强,具有可塑性。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值得肯定的:
1.教态、神情,尤其是教学语言,显示出教师扎实的语文素养和教学基本功。整节课和蔼可亲,神态自若,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的对话,多用文词雅语,既契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也是老师自身语文素养的外现。
2.课堂主要环节的设计以“读”贯穿,从字音、节奏到文章内容,最后体会情感,层层推进,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3.对于古今异义词的学习,穿插于读文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目前,文言文教学中一直难以改变的现状是“文”“言”分离,一线教师往往更注重对于言语字词的学习,这可能更是由于应试的现实需要吧。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读文之后,提问“文言文中出现了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说到了“儿女”一词,引出了对文中其他“古今异义词”的学习,这一做法,也算是对“文”“言”融合的一次小小的实践与尝试吧。
4.文章内容较短,但文化内蕴丰富。老师依据课文内容学习的需要,酌情补充了一些课外的知识内容,如导入、理解谢道韫的人物形象等环节,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5.关注到了课文背后的整本书。统编教材编写的特色之一是1+X的阅读体系,一篇课文背后,会有几篇相关的文章甚至是整本书在课后推荐。老师在结课时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也是在尽力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
当然,这一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课堂主要板块设计了“三读”,但整个课堂上对于文本的读还是较为欠缺的。教学目标之一为“结合文中关于人物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那么,关于人物,就要在读中去体会,读人物的语言,读人物的情态,读中体悟,体悟后再读,加深对人物、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另外,老师对于学情的准确把握、对于课堂语速的调整、课堂语言的干净等等方面等有提升的空间。
最后,我要提一下的是,今天上课的这位年轻老师,是刚刚从师大毕业的公费师范生,更为重要的是,她的中学时代,是在名校之一度过的。我不确定事实上这其中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我个人狭隘的认识中,我认为是有着绝对的、必然的联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