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
佛学分享回顾

佛学分享回顾

作者: 理查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00:00 被阅读59次

    2016年6月16日,理查读书会在静谧的贝尔咖啡办了一次以哲学为主题的读书会,感谢各位小伙伴的热情参与。那天群内齐冠雄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给大家解读了佛学,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佛学。遗憾上次分享时间有限,听者意犹未尽。

    正因此,今天下午再次来到了贝尔咖啡,齐冠雄给大家专门做了一场佛学的分享,对上次哲学主题做了一个延伸。

    齐冠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佛教研究专业研究生,在美国学习佛学长达五六年。在他即将回到美国上学之际,给我们分享了佛学的哲理。

    在下午将近三个小时里,齐冠雄首先给大家讲述了,什么是佛教哲学。佛教是关于解脱的哲学,也是关于解脱的方法论。早期佛教分为苦、无常、无我三大观念。所谓的“我”,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集合而成的概念体,本质上只是一个名词而并不实质存在。

    所谓色,就是物体,外在的客体,我们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属于色的范畴。所谓受,指意识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佛教中的唯识学把受分为苦受、乐受、舍受三类。所谓想,指意识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后,主体产生的思想。所谓行,指意识主体随机产生的精神活动和意念。所谓识,指认知外境的意识主体。

    齐冠雄讲述,一旦我们认清众生无我的道理,那么佛教承认的轮回概念便无法成立。之后为了解释如何轮回、如何涅槃、如何因果报应,齐冠雄给大家讲述了,古印度僧人提供的几种解决办法。

    办法一,小乘部派佛教,齐冠雄讲述,当我们死后,不存在的“我”死了,五蕴消散了。但是佛教中的“补特伽罗”一直流传下去,成为了下一辈子的“我”。

    办法二,大乘空宗,齐冠雄讲述,这里不仅我不不存在,涅槃和轮回都不存在。佛陀在世时,信众认识不到涅槃和轮回的本质,因材施教。经过了600年学习,信众开化了,理解轮回、业报、彼岸都是不存在的。

    办法三,大乘有宗,齐冠雄讲述,这里我不存在,也没有“假我“这么一说。佛陀早就说明白了,世间一切法,都是由种子变现而成的。当“我”死后,五蕴空了,但有一个仓库一样的东西会储存我们的因缘果报。仓库里藏着“种子”,种子下所谓的“下辈子”根据我们的因果报应,生根发芽,变现成了下一个“自我”。

    讲述了三种办法后,齐冠雄详细给大家讲述了佛教唯识宗的历史。

    唯识宗中的“唯”意为“唯有”,“识”指“思想主题功能性的存在”。在哲学上,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后齐冠雄通过讲述一苇渡江、无字天书等趣闻故事,详细解读了唯识宗建立的传说。唯识思想不仅仅是在唯识宗,内部也有经论体现。齐冠雄讲述了唯识宗思想传递到中国,形成了三个流派。即勒那摩提的南派地论宗(心性本静,如来藏,人人成佛),菩提流支的北排地论宗(心性本染,阿摩罗识,人分种姓)和真谛的摄论宗(真如就是阿摩罗识,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随后齐冠雄给大家讲述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公元628年,玄奘先后在古印度的那烂陀寺、低罗择迦寺和其他地方学习,公元643回到大唐,翻译古印度典籍,宣扬大乘唯识宗教义,根据自己十几年的经历,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之后玄奘的弟子,窥基,继承了玄奘的衣钵,在长安城慈恩寺,建立了中国的唯识宗,因在慈恩寺又被称为慈恩宗。

    将近三个小时时间里,齐冠雄根据自己丰富的知识,给我们详细解读了佛学,给我们营造出了一场不一样的哲学分享。通过齐冠雄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了,包括胡说八道、杯弓蛇影等成语实际都是从佛学衍生而来。佛学像梦一样,如梦幻泡影影响着我们,佛爷讲究风动、帆动、仁者心动,而我们针对佛学不要不切实际空谈。

    最后齐冠雄送给大家两句话,一,佛教佛学,尤其汉传佛教,根本以善为出发点,一切以善为根源;二,针对梦幻泡影,不要对浮华的表面有太多的执着,放下自己的执念。

    衷心感谢齐冠雄三个小时的佛学分享,受益匪浅。尽管听得一知半解,但初步了解到,只有不段觉知自我,放下自己内心的小我杂念,放下执念,树立正确的信念,正确的情绪,才会让自己和谐处理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让自己认知拓展。

    感谢齐冠雄的分享,也祝齐冠雄在日后的美国学习中学业有成,生活顺利,期待日后学成归来后的分享!

    感谢贝尔咖啡提供静谧的分享场地!

    佛学分享回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学分享回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zm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