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惯回路:习惯是如何运作的?
我们一天的行为当中,至少有40%的行为是由习惯决定的,并不是自己主动决定和选择的一个过程。
1、习惯的力量
习惯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但习惯是可以被替代。只要能够掌握习惯回路,来辨认我们的习惯,修正我们的习惯,最后建立一些新的好习惯,让这些好的行为变成我们的自动行为。
我们大脑当中,让你有记忆能力和让你有习惯的部分,肯定不是一个部分。
2、大脑的基底核
基底核是控制习惯。离头皮最近的外层部分,通常是最终产生的;靠近脑干,脊髓与大脑结合的位置,控制你的自动行为,这些自动行为是由基底核控制。
研究发现,老鼠跑的路线跑得越熟悉,跑得越快大脑工作就越来越少,基底核这个部分就取代了大脑的工作,可以让老鼠依靠自己的习惯找到巧克力。
3、习惯回路系统
大脑基底核发展出一个非常聪明的系统,这个系统决定,什么时候让习惯来取代你的其他行为模式,什么时候让组块行为开始或停止。
大脑一共由三个步骤组成一个回路:
第一个步骤,就是存在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一个自动行为模式,并且决定使用哪个习惯。
第二个步骤,就是一个惯常行为,这个惯常行为可能是身体方面的一些动作,也可能是思维和情感。
第三个步骤,就是奖赏,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来,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使用。
习惯回路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当我们去做一些习惯的事情,当习惯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已经不再完全参与决策了,它要么静下来,要么去干其他的事情了。
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的话,只要一听到暗示,你的习惯模式就会自动展开。
感想:每天上下班的路线,可以听书,可以看书,可以听音乐,可以看电视剧,可以聊天……无论一心几用,依然不会坐错车,坐过站。但是如果是出去旅游,或者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就没办法一心两用了,因为要用脑力去记路线,要留意车报站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