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媚是我到现在这个单位后才认识的,时间不长,也就四年多。
熟悉起来,是因为她的女儿和我家美宝儿同岁,两年前公司年会,几个同事组织差不多大的孩子们弄了个舞蹈。观察她和女儿的相处模式,与家源小时候我和他的相处模式很相似。而那时,我已经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走的弯路,所以就额外的多关注媚了。
随着了解得越来越深入,我渐渐发现,她就像几年前的那个自己。类似的成长经历,类似的爹,类似的思维模式,让我们的话题一步步由浅入深,从琐事到内心,变的无话不谈起来。
我比媚年长几岁,又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应该说,在心理层面,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过去和现在的我,我估计,她在我身上,应该也会看到现在的和将来的她。她在对一件事情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我会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当有些东西经由她之口表达出来,触动了我的内心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就是我们的那条辙,那条被那种教育方式,那种成长环境下形成的心理模式的辙。
我很喜欢和媚聊天。经常在午饭后,在我的办公室里,我们泡一杯热茶,天南海北的聊。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对她有了依赖之心,哪天她没来我办公室,仿佛就少了点什么。
我们有两次结伴出游,她带着俩娃,我带着俩娃,两个大人四个孩子,出去闯荡江湖(其实最远也就是去开发区住酒店玩水上乐园)。在我心里,她像小妹妹,需要我的帮助。实际一出行,她就经常会有惊人之举,机智的化解矛盾,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在这些方面,反倒是我需要她的帮助了。
我在媚身上看到了很多的善良,美好,看到了她对别人的宽容、设身处地的体谅。也看到了她对自己的“应该之暴虐”,看到了思维方式的局限在她身上的体现。
世间有那么几个人,像镜子一样互相照照。坦诚相待,感受着彼此的幸福快乐,彼此的烦恼纠结,不失为一件乐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