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十·看见和超越

#成长#·十·看见和超越

作者: 杨兰Rebecca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16:51 被阅读0次
#成长#·十·看见和超越

爱因斯坦说:你不能够用产生问题的同样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确实如此,但为何人们常常在问题的同一层面打圈圈呢?

因为人们有太多自动化的反应。

我从大学开始,发现自己有一种无意识招黑的体质。具体而言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得罪了别人,由此引发别人孤立我或者有一些别的应对。但我自己仍然无知无觉。这事儿实际上是多年以后其他同学才告诉我的,因而解了我多年困惑——知道了为什么有些原先关系不错的朋友后来就渐行渐远。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呢?它实在是很典型的例子——当时我个人身上可能有些气质让别人不喜欢,或者一些习惯性的行为让人感觉到冒犯,因此对方内在的情绪按钮就被启动了,对方在这种情绪的层面来进行反应。而我呢,不知道对方这种反应的出发点,但是感觉到了对方的不友好,因此我又在同一层面加以不友好的回应,结果如何呢?渐行渐远。

我想大家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

比如在情绪的左右下面,双方都说了一些无可挽回的伤害对方的话语,然后就越来越钻牛角尖;

比如在公司里有了一些龃龉,没有就这件事背后的目的去进行工作,而是在针对个人的层面进行针锋相对,闹的一拍两散或者面和心不和;

比如常常有客户困在几个选择里面出不来,这个也行那个也好,选哪个呢?

而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只要纠结较劲是在同一层面的,很难打成双赢或者多赢局面。

必须跳出庐山,才识得庐山真面目。

只有跳出来,超越自己原本所处的层面,才能看到自己所处的层级,看到自己卡在何处,看见更大的系统,才能加以有效的干预。

很多老师说:看见,即是解脱。仅仅只是看见,就有巨大的效果。

但我们常常是处在自动化反应里面的,往往没有“看见”的空间,就直接进入了反应。人们的习性是如此牢固,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拓展自己的思维框架的。

而且,还有一部分人的内在力量在沉睡,或者将力量用来填补童年的坑,根本无暇看见。

因此,看见,不仅需要意愿,还需要能力,需要将注意力聚焦在这份能力的发展之上。

而在这个过程中,问问题非常重要,比如,我现在在哪儿?什么样的一个思维框架能帮我走出去?

更大的,融合这些选项的框架是什么?

我如何能看见?

我要看见什么?

谁在看见?什么样的人能看见?

为什么而看?

等等等等。

相关文章

  • #成长#·十·看见和超越

    爱因斯坦说:你不能够用产生问题的同样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确实如此,但为何人们常常在问题的同一层面打圈圈呢? ...

  • 超越和成长

    奥运赛程过半,我并没有全天候关注热火朝天的赛事,但仍然能够被一些熟悉的名字所感动。他们也许已经坚持了不止两届或者三...

  • 《第五项修练》-自我超越1

    用“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一词来描述个人成长和学习的修炼。 一、什么是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

  • 感悟二则

    一、成长 真正的成长, 不是超越某人或某事, 而是超越自己的狭隘和无知! 二、老柳 只要一息尚存 就不要放弃希望 ...

  • 看见自卑,超越自卑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方方,从今往后,坚持更文, 接受大家的监督! 今天想和大家先来分享一个我的故事...

  • 超越对错的♥看见♥

    看到某位老师在群里说,把吴熙琄的琄xuan④声,写成了瑄,但心里想的是琄,是对的,只是打字时,瑄先蹦出来了,就选了...

  • 看见问题,超越问题

    【D29】让改变发生!让成长可见! ?期待见证你生命的精彩绽放~ 人生不就这样吗?享受得了超五星的待遇,也卷得起袖...

  • 玛雅历让我超越好与坏去超越命运本身

    玛雅历让我超越好与坏去超越命运本身 慈海学堂 慈海教育创始人卢国东先生、蔡茜女士经过十余年身心灵成长、探索、实践,...

  • 看见成长,看见美好

    J是一个可怜的孩子,父母离异,平时上下学或者孩子有什么事,都几乎联系不到他妈妈,更别说照看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了。 幸...

  • 看见成长

    前天晚上参加了心理成长班,老师在学员们所画的鱼骨图中以抽签的方式挑中了三位老师的作品,其中两幅作品是男学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十·看见和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dn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