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留德十年》之留学热

《留德十年》之留学热

作者: 米夏的小星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20:18 被阅读0次

季羡林老先生毕业的时候正赶上留学热,其实留学生也像我们现在的一样,属于出国镀金,然后回来好找工作,相同的地方肯定都有,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有官费的机会,但也就一两个人有,虽然待遇很丰厚,但是这凤毛麟角,机会不好获得。而他自己又是贫民,自费这条路根本不可能。所以他面临着比较倒霉的饭碗难抢的境地,他的校长宋先生让他当国文教员,他心里头还有点儿抵触,因为他本身学的是西洋文学的歌德,莎士比亚,感觉自己换成屈原,杜甫,有点换不过来。

但当时山东的一所省立的高中,需要一级国文教员,每个月160块大洋,折合就是3200块钱,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吧,就像我全职来说,如果有这么一个条件和待遇的话,我已经很知足了。所以可想而知那时候这个工作对他来说也是很有一部分吸引力的。但是就像他说的,他学的是西方文学,那校长为什么选他呢?还有一点原因,就是他从小喜欢舞文弄墨,发表了几篇散文,被认定为了作家。所以作家的话是肯定能教国文的,就成了国文教员。但是他自己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觉得自己的水平当教员难免有点心虚,所以有点儿如履薄冰地走上了讲台。这其实真的是我们自己的一种心态,有时候感觉自己能力不匹配的时候,就会这样想。

他其实还说了,宋校长其实是作为校长派系,他们领导者这一块其实也有自己的压力,他代表的是北大派,还有一个师大派他们两军对垒,主要是季老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跟两派系都没有关系,所以他想拉他过来壮一下他的声势。只是虽然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很轻松很诱惑,但是需要溜须拍马,陪人家太太打麻将的话,他还是做不出来,就像校长评价他说比较“安静”。所以他感觉没有帮上宋校长这支力量,老感觉自己的饭碗说不定哪天就飞了。

他觉得自己必须想办法离开了,但是他跟同事交情都很好,很能谈得来,而且他们的工资都很高,所以都不吝啬,经常出去下馆子请客。跟他的学生更是没有架子,因为当时刚好20出头,跟学生年龄差不多,有的学生甚至比他还大,而且他在主编的这个位置,有时候还可以帮学生发表文章,所以学生们都特别喜欢他。

但是越是这样安逸,他越是感觉到饭碗有点儿不保。

而且别的同学留学的声音会一直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也觉得他还是想要留学。就是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念头。

我感觉这一段的心理特别有共鸣,心里的些许惶恐,脑子里的诸多声音,还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相关文章

  • 《留德十年》[中]季羡林

    《留德十年》季羡林 在《留德十年》中,描写的是季羡林的留学生涯和当时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原因...

  • 无标题文章

    十年历程 ——读《留德十年》有感 季羡林老先生对于赴德国留学的评价是“旧生命的结束,新生命的开始”。也足见老先生青...

  • 再忆小时梦

    今天刚开始读《留德十年》这本书,这本书作者是季羡林。这本书讲季羡林在20世纪30年代赴德留学十年的经历。 ...

  • 跟着季羡林去留学

    跟着季羡林去留学 ——读《留德十年》 文/丁茉莉 1934年,季羡林大学毕业,虽也像当时许多学子一样,有一个强烈的...

  • 十年

    今天,终于磨磨蹭蹭地把《留德十年》看完了。季老的伴随着二战的十年留学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书翻完,意悠远。杂乱的感触梳...

  • 德国留学,80%考试通过率的德国语言班,居然这么好申请!

    备注:内容原创于公众号“德国留学小姐姐”,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 说起德国留学,几乎每个留德华都遭受过“德语”...

  • 荐书

    《留德十年》是季羡林老先生在耄耋之年写就的自传体散文。书里作者主要把自己“留德十年”的真实经历写下来,期间所遭遇的...

  • 《留德十年》读后感

    我看的这本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花了整整6天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

  • 德国留学到底有多难?为何毕业率这么低?

    相信所有留德华对德国大学的最大印象就是德国留学难,德国留学毕业难。究其原因,“德国非常难通过的考试”肯定挑大梁! ...

  • 《留德十年》季老的留学往事追忆

    我是怀着敬仰的心情来读这一本书的,原来只读过几篇季羡林的散文,初中的时候就读过,第一次读过就很喜欢他的散文,总是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德十年》之留学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ef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