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自利性偏差

作者: 雨相三千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0:06 被阅读9次

    据说,在标题里加上【深度解析】四个字,会将点击率提升一个等级,而文章到底是否深度其实并不重要!  ——尼古拉斯·赵四

    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判断客观事物,把不好的、错误的原因归于其他人或者外因,这种归因错误也很容易导致偏见和对对方的刻板印象,心理学上常称其为“自利性偏差

    对自己的成功往往做个人归因,对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做个人归因。

    自利性偏差包括扩:

    第一,如果我这件事没做好,那肯定是因为不可控的,别人的、或者意外的缘故。

    第二,如果我做这件事情成功了,那肯定是因为我水平高。

    抱有这样态度的人还可能会认为: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运气,别人的失败则都是因为这个人的水平本来就不行。

    在设计来说:

    ——有时候看别人的作品好,即便心里觉得好,嘴上却说是对方的效果图贴的好;

    ——看到复杂精美的设计,就会想到用素材,或是认为对方是个素材党;

    ——总觉得大神应该是个素材库,有各种设计素材、字体或是效果图样机;

    ——看到精美且经过复杂设计计算的logo,就觉得那些参考线是用来装逼的...

    apple logo

    一个手势导致了群殴

    风靡全球的世界杯紧张激烈,不仅是扣人心弦的镜头很多,让人意料不到的事情也是层出不穷,阿根廷队点球惜败德国队之后,双方球员在场上发生了肢体冲突,场面一度比较混乱。

    事后调查结果显示,双方的矛盾从罚点球时就已经埋下祸根,其中德国队球员博罗夫斯基一个手势,为冲突埋下伏笔,巴拉克说:“当我们打完了我们的最后一个点球,当时打中点球的博罗夫斯基兴奋异常,就把他的手指竖在嘴唇边,让他们不要吵,结果他们就火了。”而在坎比亚索打丢点球,球队遭到淘汰后,一贯脾气火暴的阿根廷人全面爆发了。

    德国队指责阿根廷人先挑起了摩擦。“我认为先挑衅的是阿根廷人,在点球大战的过程中,他们冲着我们的队员大喊大叫,他们喊的什么我们听不懂,但我想他们是在试图干扰我们罚球的队员,这实在太没有礼貌了,这就是冲突的起因。”双方各执一词。

    总是凭“直觉”判断

    为什么一个手势让德阿两队在全世界亿万球迷面前上演了一出闹剧?著名心理学家海德认为,人们都是在用自己的直觉来解释事情的原因,并且归结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内在的或倾向性原因),还有一个是情境(外在的或者情境原因),并且找出哪一个方面应该对结果负责。经过心理学研究发现,面对一个冲突和事件,人们更愿意选择“倾向性解释”,即凭自己的直觉来认为是谁应该负责任。

    在德阿冲突中,其实双方都在搜罗对方的“证据”、分析彼此的“动机”和“行为目的”。对方的每一个有错误的行为又都证明他们是故意的,是有缺陷的。

    阿根廷球员克鲁斯射入点球后,他在走回中圈的时候将食指放在嘴唇上,德国球员对这个手势的理解是“闭嘴”的动作,有试图干扰他们罚球的队员的意图,德国队中场球员博罗夫斯基在罚进点球后,向阿根廷人做出了一个反击手势,他用大拇指敲打自己食指,阿根廷球员则认为这表示“你们所说的都是废话”,是故意挫败他们。

    其实这是人常常容易犯的错误,从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判断客观事物,把不好的、错误的原因归于其他人或者外因,这种归因错误也很容易导致偏见和对对方的刻板印象,心理学上常称其为“自利性偏差”。这会使双方队员失去客观理性判断的能力,引起了他们不理智的情绪冲动,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

    婆媳是在跟“心理镜像”冲突

    这种“归因的偏差”可以用来解释婆媳间冲突的问题。我们经常发现,婆媳矛盾的导火线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在亲生母女之间是不太会发生如此大的冲突的,比如儿媳上班时关门的声音大了,如果是自己女儿的话,父母不会有特别的想法,可能就会认为是风大了,或者女儿性子急,时间紧,出门比较急等等,很少会刻意地去认为这是女儿故意如此,以表示对母亲本人的强烈不满。

    因而被儿媳妇看作是“恶婆婆”的人,却对她们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在她们的女儿眼里,“母亲”、“娘家”都是无法替代的情感港湾。

    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却总是对她们自己的母亲时常惦念,关怀备至。

    同样的客观事情,如果发生在婆媳之间的话,就大大不同了,婆婆可能 “看到”的是媳妇对自己的不满,而不是因为风大或者有急事,她对这些客观信息进人大脑进行记忆时已经对它进行了重新编码,用自己的心理期望来改造了客观的信息,她“看到”的只是她自己的“心理镜像”而已,而并不是客观的事实,这就是婆媳间冲突不断的直接的导火线。

    当彼此不满的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

    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来体会对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的新的情感支柱。

    婆媳之间既缺少母子间的亲切,又没有夫妇间的密切,因而出现了隔阂往 往不容易消除,有许多“婆媳关系”是“笨儿子(丈夫)”造成的。他处于家庭血缘关系与婚姻关系的中心,是婆媳关系的最佳调节人,也最容易全面掌握自己父母和妻子的情况和信息,无论是以儿子或以丈夫的身份出现,均能较好地获得与父母和妻子的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解析】自利性偏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ej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