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北京 14年7月毕业,专业是电信,可走硬件也可走软件,女生,所以选了软件。
毕业三年,这是第三家公司,刚换过来没几个月,现在的公司比较清闲,活不是特别多。所以就有时间做自己的。同事都非常好,大家中午吃饭都是呼啦啦一圈人,但是我们速度很快,因为餐厅就在B1,基本20分钟就吃完饭上楼了。中午有一小时午休。早上7点50起床,洗漱吃面包喝水,8点25出门。地铁上背英语单词,背的四级的,因为毕业三年快忘光了。 8点55到公司。在公司的话,如果有活先干活。如果没活,做自己正在研究的技术,比如最近在看dubbo。如果做完一些demo有收获,会记录到印象笔记,做好分类。
18点下班,18点50到家,19点40做完晚饭,晚饭长这样
20点30分开始运动,先做瘦腹操,仰卧起坐等,做20分钟,21点下楼,沿着小区周围走4-5圈,直到当日步数为1w+.
22点30分左右冲澡 23点躺床上刷下简书,23点30分左右睡觉。
比较爱运动,不想时间都浪费,所以周末会出去,有时候部门同事组织活动,有时候跟同学一起。比如cs,比如爬香山,比如野营,比如五道口逛5小时街。
刚出社会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好奇心,也会有一些害怕,别怕,这都是人生会经历的。也不要怕走弯路,只要腹中有墨,走哪都不怕。打好基础,会基本的框架,就可以准备上路了。新人加油^0^~
=======================================================
想了一下,还是想把从毕业到现在的状态说一下。因为提问者毕竟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我上面的回答是工作三年之后的状态,不太具有参考性,所以写一下我刚毕业的情况,以做参考。
一、第一份工作
公司类型:传统企业
总体评价:公司规模大,薪资低,技术老,活不多,福利有餐补,每年组织旅游(免费),技术提升不多
描述:第一份工作,是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找到的,是一家传统企业。第一份工作确切来说不是自己找的,是公司到学校招聘,当时就面了这一家。比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幸运吧,没有大海捞针的找工作。所以第一份工作来的还比较容易。然后那时候是周一到周五,早上8点半晚上5点半,周末双休。传统企业,不忙,几乎无加班,偶尔有出差(平均一年一次),需要去现场办公。技术氛围不是太浓厚。干了一年辞职。
总结:虽然第一份工作第一个公司不是很理想,但是初入社会,能有一份工作已经很满足,技术提升不是很大,虽然人多,但是高手不多。接触的技术只有SSH,其他都没听说过。
二、第二份工作
公司类型:互联网创业公司
总体评价:公司规模小,薪资正常,技术新,活多,福利多,技术提升多,开阔视野
描述:第二份工作可能会是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从第一家公司离职,无头苍蝇似的面了将近10家才面上这个公司。当时虽然给的薪资也不是特别高,但是已经很开心了。一周上6天班,早上9点半到晚上6点半,加班是常事,也熬过几回夜。但最重要的是,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视野开阔了很多,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两年。呆了一年之后,公司实行了996,在996下我继续呆了半年。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离职。原因如下:
1、我没有自己的时间
早上8点起床,晚上10点到家,如果加班,到家时间已是凌晨。
2、我没有社交
同在北京的大学同学,聚会已有4-5次,我没有一次参加过,因为加班
3、技术只停留在接触层面
接触的技术很多,但是只会用,因为时间都在写业务代码,其余的剩下不多的时间,休息都来不及。
4、没法去提升自己除技术以外的技能
我一直想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5、健康
没有运动,体重增加了10斤,其他的程序员通病就更不用说了。
6、家人
跟父母的联系几乎是1-2个月偶尔聊天一次,休息的时候因为累,不想说话,在公司的时候永远有活
总结:虽然在这个公司日子过得很“苦”,但是对我的职业道路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更加让我明白了做一个程序员需要什么。
我比较崇尚通过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应该深受一本书的人物的影响,《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在一个人没有任何其他助力的情况下,除了自身加倍的努力,没有更好的途径。额。。。扯远了,不说了,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第三份工作上面已经有描述了,我就不多说了。薪资OK,有空闲时间,终于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多运动,不然身体真的不行了。时间多,可以多在技术上做钻研了,只要没活就做自己的,写笔记,整理笔记,写博客,上github,看基础经典书籍。总之现在的生活非常正。
以上,希望对刚毕业的应届生朋友有所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