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X老师邀请到一个焦点中级群里给大家做案例督导。
看到了大家的学习力,看到大家积极踊跃的分享探讨,也让我感觉到特别的敬佩。这种抱团式学习、持续浸泡的学习方式,是刘老师打破焦点的学习“知易行难”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大家在学中练、练中悟、悟中提升。“听说读写”持续的跟进,才能让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实践,在实践当中有更多的反思,在反思之中有更多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当中有更多的改变和成长。
是什么让我们要拿这个案例来做督导?我们期待在这次案例督导当中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自己内在的情绪来自于哪里?有哪些需要我们去看到和关注的地方?在这个案例当中,我们觉得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能给与来访者有帮助和触动的地方有哪些?而哪些地方又需要去调整和改变的?改变之后又会有什么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将会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帮助?……
有些弯路是一定要走的,有些坎坷是一定要经历的,正是因为有这些弯路和坎坷,才会在当时我们认为是绊脚石的痛苦当中有更多的一些收获,有更多的一些触动和成长。
当我们走过这些崎岖的路程,再回头观望的时候,可能当时我们认为是“绊脚石”的那些案例,反而是成就我们帮助我们的宝贵的资源。他会让我们有更多的触动和收获,也会有更多的领悟和改变,他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向内看的能力,就是能敏锐地觉知到自己内心瞬间发生变化的能力。在这种能力下,自己内心发生的任何细微的变化,自己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通过这样的觉知,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内心是怎么变化的?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样,自己就会慢慢适应自己内心的变化,就能慢慢掌握自己内心的变化,从而减少自己的焦虑、紧张、恐惧,去除自己的无所适从,让自己变得从容不迫,平静自在。
向内看的能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能力。每个人要拥有这种能力,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耐心训练,才能掌握,才能拥有。
向内看的能力,是通过后天培育出来的,不是天生的,不是生来就具有的。每个人天生的能力,都是向外看。向外看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然的,是人人都有的。
向外看的能力就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分辨能力,这是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就有的,是上天赐予的。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向外看你就睡着了,向内看才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