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怪诞行为学》丨Chapter Four and Five 情

《怪诞行为学》丨Chapter Four and Five 情

作者: 里里惜 | 来源:发表于2017-03-12 23:50 被阅读0次

    弗洛伊德说过:“我们每人都包含一个黑暗的“本我”、一个“自我”和一种能不可预测地从“超我”那里攫取控制权的兽性。”

    人类在理性和非理性状态下,思想和行为都不同。那么,平日理性聪明的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自己在激烈情绪下的态度和反应的变化呢?我们在激情燃烧和控制下,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冷静状态下的判断,而不会作出失控的行为呢?

    为了研究激烈情绪下人们的反应,研究学家决定对:20岁的男性大学生在性兴奋状态下的决定形成的过程。一方面,强奸事件、未婚少女怀孕和艾滋病的传播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一方面,我们周围的性刺激随处可见,但是对于性刺激如何影响人们的决定,我们却知之甚少。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在志愿者的理性状态下和在性兴奋状态下分别进行。安排了一些问题比如:“女人的鞋子会激发性欲吗、你会被12岁的女孩吸引吗?性伴侣把你绑起来,你觉得有趣吗?等等。” 实验结果显示:在关于施行非道德性行为倾向的五个问题中,他们在兴奋状态下预测的倾向程度是冷静时的两倍多(高出136%)。同样的,在使用避孕套的一系列问题中,尽管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大力灌输避孕套的重要性,他们在兴奋状态下预测不用“避孕套”的可能(25%)他们冷静时的预测。

    由“超我”驱使的状态下时,对女性是尊重的,他们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他们认为自己了解自己。但是,正如结果显示,他们对自己的反应估计是完全不够充分的。

    一.了解情绪的两面性——冷静与激情

    第一次怀孕的妇女,在分娩前对医生说拒绝使用任何镇痛剂,这是司空见惯的。她们在冷静状态下作出的决定是值得敬佩的,但是,她们想象不到伴随分娩而来的疼痛,她们也没有在分娩之前测试自己对疼痛的忍耐力,便作出了似乎有些非理性的决定。

    在一种情绪下观察另外一种情绪是很困难的。我们必须对可能的经历亲身体验一番,才可能对某种情绪状态有所了解。我们要搬进一个新城市,总要问一下当地的朋友,看看当地民俗情况讲究如何让;我们要看一场电影,总要先看看网友们的评论,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即将到来的事情作出更好地判断的方法就是借助渠道对场景进行一番了解甚至是体验。

    二.缺乏“破釜沉舟”的决心,我们在诱惑面前一触崩溃

    上文我们谈了‘非理性情绪’如何控制我们,接下来我们谈一个“明天再说”的拖延症问题。归根到底,它和非理性情绪是同一性质的问题,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我们保证锻炼与注意饮食,在清醒状态相下。但是到了馋得流口水的时候,情形就不同了;我们发誓要增加储蓄,但是看到梦寐以求的一款新汽车、一辆山地车或者一双鞋子的时候,不把它们买下来我们就受不了了;我们计划着健身,却总能找到理由坐下来看一整天电视。

    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无法在情绪激烈状态下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阻止或者减少这些“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呢?

    引入一个针对“拖沓交作业”的实验:将实验样本“学生”分为3组,所有的学生被告知这学期共12周课,他们要写3篇论文,这3篇论文将成为期末考试成绩的重要参考。第1组学生被要求以书面形式,自己规定每一篇论文的上交期限,一经确定就不准更改。迟交的论文,按迟交的天数扣分,每晚一天扣罚总成绩的1%。早交没有额外奖励加分。”书面形式:“我保证于第——周交出第1篇论文”以此类推;第2组学生则不设交论文期限,只要他们在最后一周结束前上交即可;第3组学生则是被硬性地要求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上交论文。你预料哪个组的成绩会最好与最差?是享有一定弹性的第1组,还是完全没有自主选择权的第3组呢?

    实验结果表明:被限定时间的第3组成绩最好,完全不设交论文期限那个组成绩最差,第1组自行设定上交期限并有书面承诺的1组成绩在前两者中间。这一结果说明了:严格限制他们的自由是治疗拖沓病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最大的启示在于:只要给学生们一种工具让他们自己设定期限,就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较好的成绩。那为什么那些允许设定期限的学生的成绩反而不如那些严格规定期限的学生呢?据上文提到的:我们无法预测或者说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拖延症状达到了什么地步。所以,即使他们设定了期限,这些期限也未必能使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最好。

    我们在自我控制上有困难,这种苦难与即时满足、拖后满足有关。但同时我们面临的每个问题都有潜在的自我控制机制。如果我们无法从领到的工资中抽出部分进行储蓄,还可以让雇主帮我们扣除;如果我们没有独自一人定期健身的意志力,也可以和朋友们搭伙伴来安排锻炼时间。

    三.利用预先干预机制解决消费过度的思考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能否创造某种机制,既有自由选择权同时又有内在的限制?书的作者提出了一种类型的智能信用卡,它能以一些方式帮助人们限制自己的行为。用户可以事先设定他们在每类商品、每家商店的消费限额以及他们每次消费的限额。例如,持卡人可以把咖啡消费限制在每周20美元,服装类消费消费每半年600美元,也可以把日用品限制在每周200美元,娱乐消费60美元。如果他们超过了消费额度怎么办?这可以由持卡人自己决定采用什么惩罚:他们可以设定信用卡自动拒付,或者自己设定超限额税,或者把税金转到定期储蓄或者捐给“人类家园”公益组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怪诞行为学》丨Chapter Four and Five 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jt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