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第一个周末,张雨绮和前夫袁巴元互撕的戏码继续上演,这次是袁巴元主动出击,先是朋友圈晒出了一段两人之间的对话截图,紧接着微博也公开控诉张雨绮在和他复合期间,和其他认识两天的人开房了。
袁巴元的爆料出来之后,张雨绮在微博上很快做出了回应。否认了“头天认识第二天上床”的控诉,表示自由之身,与谁约会都是我的权利。还称袁巴元之所以爆料是为了让她没有活路,目的是为了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最后还顺带否认了自己没有狐臭。
两人一来一去可以说都做足了功课,都想一剑毙命、快意恩仇,只是大多数人忽视了那两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
两个人口口声声都是为了孩子,但做出的事却叫人寒心,攻击、蔑视、猜疑、威胁,人类一切的阴暗面都表现了出来,而且大有继续升级之势。
对于这对冤家夫妻的公开互撕,真的是心疼两个孩子。
有网友称:“觉得他们的孩子也太可怜了吧,有这样愚蠢又极端的父母,连最基本的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会,只会在网络上撕扯,一旦被认出是这两位的孩子或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时就会被指点说,你知道吗她们的爸爸在网络上亲自爆她们妈妈和别的男人开房。这种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她们有什么错要一辈子背着父母的坏名声?”
真的想说:不合格的父母,连离婚姿势都是那么伤人。
01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关于父母离婚后互撕,孩子有何感受的回答,直戳人心:
▲每当父母吵的面红耳赤的时候,我都恨不得自己有特异功能,能搞出一次地震或者是火山爆发什么的。
▲想起父母刚离异时的互撕场景,还有点后怕,自己也真的不想结婚了,费那么大劲找个人,过不好,整天吵,也不想生个孩子,让他跟着一起受苦受难。
▲同学都说我很外向活泼,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那都是我的面具,我很孤独。父母间婚姻的突变和弥漫着的战争氛围,对我而言,就是一场无形的折磨,每次看到同学讲起一家三口的趣事,我都只有羡慕的份儿。
▲因为生长在单亲家庭,母亲关于过去的唠叨,让我随时都有一种收拾东西再也不回家的冲动。
看完,心底不禁泛起一丝寒意:原来儿时父母婚姻的状态能够那么深远地影响着一个孩子。
也许你觉得有些言过其实,可年少时真正经历过这些的人们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和体会。
提醒为人父母的人们: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请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哪怕离婚,也能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02
在孩子心头移植仇恨,报复对方,是很多中国离异家长的做法。
对方确实有错的,当然是添油加醋,千方百计阻止孩子去见爸(妈)。
对方没错的,带孩子的一方,不惜编造理由,污蔑对方!
很多人竟然不惜违法,剥夺对方的探视权。
然而,他们不会想到一个浅显的道理: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如果你让他们知道自己有一个不堪的父亲或母亲,他们怎么可能抬得起头来生活,怎么可能活得阳光明媚?
父母离婚前后的姿势很难看,是单亲孩子容易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社会上单亲孩子问题的歧视,导致他们承受更大地心理压力,进一步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果婚姻真的无可挽救,离婚时应该告诉孩子,爱情和婚姻不是永恒的,相爱,生活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但是,爸、妈对你的爱,是永远的,谁也不会抛弃你!
离婚后,不管谁带孩子,都不能移植仇恨,另一方要经常来探视孩子。
莫里斯•桑达克说:“不要轻视童年时代的恐惧与不安,它们将伴随人的一生;不要低估孩子的洞察力,他们什么都知道。”
离婚,未必伤害孩子;离婚姿势太难看,一定伤害孩子!
03
有人做过统计,中国中年夫妻家庭的离婚高峰通常出现在孩子上大学后,为什么了?
原来好多夫妻都是牺牲了半辈子的幸福,委屈求全等孩子成年再来分手。
这对夫妻来说残忍,对孩子来说更残忍。
其实,父母感情好坏,孩子最敏感。
就算你们关起门压低声音,掩饰那些争吵,他们一样能从日常生活中感到家庭中弥漫的那些失望、埋怨、愤怒和疏离。
同学小景曾在个人微博上这样看待父母的离异:
我父母也曾打算把婚姻维持到我大学毕业。我不确定我能否如他们预想的,随着年龄长大而心理也强大到足以接受和面对他们的分手。我只知道,如今我感谢他们把那段关系终结在我11岁那年。因为,那段由他们对我的爱撑起来的伪善关系,让我对家的形象扭曲,对婚姻失去信心。他们竭力给我营造的完整,只是破碎拼出的假象;他们期望我能得到幸福,但我连去追求幸福都感到绝望。
真的,凑合着过,维护不了孩子,只是维护一种想当然却不健康的传统价值观。
离婚,未必伤害孩子;名存实亡而最终消亡的婚姻,一定会伤害孩子!
前段时间看电视节目,一个外国小朋友画“我的一家”,画了密密麻麻的一堆人,主持人问他都是谁,他一一列举:
已经离异的父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妈妈的几任男友们,两任继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继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
这个情景,让人忍俊不止,但笑过你会发现:这些孩子,能够轻松地谈论和展现自己的家庭状态,他的内心没有包袱,面对这些都是很平常坦然,肯定与他们的父母对待这个事的态度有关。
聪明的父母,连离婚都懂得正确的打开方式。
作者:一口鸟;首发于公众号推么推传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