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意义上的轮回通常在讲前世今生,其实我们这一生,就是不断地在“轮回”。
但这里要讲的“轮回”,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叫“强迫性重复”,并且,这个“轮回”,其实是我们自己追求的结果。
2-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1920年,他发表了一篇名叫《超越快乐原则》的文章,提出了“强迫性重复”的概念。
这些重复体验是有价值的,这也正是“强迫性重复”的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用这种方式,好像能把不受控制的创伤,变成了自己能部分控制的创伤似的。
第二,不断地体验这个创伤,可能会让我们对创伤的耐受度提高。
第三,在新的轮回里,会产生新的可能性,能去疗愈这份旧的创伤。
我们成长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去经历各种创伤和学习处理创伤的过程。
3-“强迫性重复”的不仅是创伤和痛苦,任何一种重要情感也都会被重复。这就可以导出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
4-神经学家把我们用固定方式去做同一件事的现象叫做“印刻效应”,神经回路每按照同一种方式使用一次,刻痕就会变得更深。
我们太容易活在自己追求的强迫性重复里。
5-结合“读懂你的人生脚本”主题,我们会发现,人在幼年时候给自己构建的人生脚本,需要在成年之后再一次重复,借助成年后的资源和觉知能力,来化开幼时种下的心结。
在强迫性重复这个过程里,我们也获得了新的可能性,去疗愈原初的痛苦,这就是强迫性重复,也就是轮回的价值。
有了对过去经验的觉知,强迫性重复才有这份价值。否则,就成了单纯的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