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谦逊与骄傲 谦逊并非是人的本性,自大、骄傲与自恋才是。如果我们骨子里的自恋并没有转化,却极力去表现得很谦逊,那...[作者空间]
1-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又称屋树人测验,是投射分析技术的一种,早期用于治疗自闭患者,...[作者空间]
1-“好我”与“坏我”,另外一种感性的表达可以是:世界是相反的。 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当你看到某人...[作者空间]
1-情商高的人,太会考虑到别人,这时自我就受限了;而情商低时,意味着把别人放到了一边,这时就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作者空间]
1-关系和自我有一个对立的矛盾:关系是滋养着你,还是损耗着你? 如果关系有很强的“我与你”的特质,因为“珍惜规则”...[作者空间]
1-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作者空间]
1-马丁·布伯(《我与你》)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即 ,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作者空间]
1-温尼科特的“原始母爱贯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是说在婴儿与母亲关...[作者空间]
1-两人之间发生了深度的心灵感应,因为这种感应,仿佛做到了绝对的同频。绝对的同频,意味着两个人的沟通,超越了时间。...[作者空间]
1-关系就是一切,看见就是爱。“我”渴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一个“你”看见,这些说法如果成立,那么反过来就有一个问题...[作者空间]
1-婴儿会觉得,他和妈妈是一体的,而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被妈妈的眼睛看到,然后才存在。如果不被看到,也就意味着婴儿...[作者空间]
1-那些用来描绘性格的词汇,如自卑、自信等,实际上表达的都是关系,都要借助关系的框架才能准确理解它们。 比如说自信...[作者空间]
1-一个人当下想和你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模式,是因为他内心中有一个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内在关系模式,是在他的童年形成...[作者空间]
1-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概括性表达。 客体关系理论,指的是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作者空间]
1.-谈到自我,必然涉及:如何觉知自己,如何认识他人。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自我的稳定性、自我的灵活度、自我的疆界...[作者空间]
1-真自我和假自我是精神分析的一对概念: 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 假自我的人,自我围绕着别人的...[作者空间]
1-精神胚胎,是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提出的概念。 蒙特梭利教育法,可以提炼为“爱”和“自由”两个词,其中自由...[作者空间]
跟随《武志红心理学》得到专栏命运这一模块学习,无意中运用了强迫性重复,读一遍,笔记做一遍,感悟写时在温故一遍,运用...[作者空间]
1-一种人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是谁---内部评价体系;另一种人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外部评价体系。 使用外部...[作者空间]
1-俄狄浦斯期阶段,因为想和同性父母竞争,以赢得异性父母,会导致人有很深的罪恶感。 这是一个经典的三角关系,是复杂...[作者空间]